流量场上的 "董宇辉困境" 当小杨哥在直播间劈开木板时,董宇辉在讲惠特曼的诗;郭有才在菏泽南站唱响《诺言》时,董宇辉在画麦克斯韦电磁方程;马翔宇亮出清华毕业证时,董宇辉正在陕西潼关老家的麦田里,教乡亲们用英文说 "风调雨顺"。 这个把文化种进带货的异类,总被架上 "守擂者" 的位置。每个流量新贵的诞生,舆论都要拿他当刻度尺丈量一番。从草根逆袭到知识网红,从娱乐狂欢到文化带货,人们习惯性在他身上投射对流量迭代的焦虑。 可流量场本就不是角斗场。在西安直播间,董宇辉教英语时总说:"知识没有对手,只有同伴。" 就像山东大集能容下郭有才的沧桑烟嗓,清华园装得下马翔宇的精英叙事,陕西窑洞也盛得下董宇辉的文学执念。 当算法编织着千万个平行世界,何必执着于华山论剑的旧剧本?那些忙着造神弑神的人或许忘了:三年前,这个被比较的坐标原点,不过是个在黑板擦灰尘里找存在感的落魄老师。
流量场上的"董宇辉困境" 当小杨哥在直播间劈开木板时,董宇辉在讲惠特曼的诗;郭
醉卧红尘岸
2025-02-18 18:29:54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