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男子因女邻居家弹钢琴扰民,把她告了,女邻居败诉,不料4年后,男子刚买的37万的宝马车,被女邻居报复划伤,损失7000多元,男子报警,女邻居被判刑5个月,缓刑5个月,男子要求女邻居赔车子折价赔偿,女邻居:我已经判刑了,影响我孩子3代,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代价吗?为何还刁难我!
2020年,施先生和女邻居家因为噪音问题的闹的很不愉快。
原来,女邻居买了一台钢琴,她把钢琴靠在她和施先生家共用的墙壁上,然后,她家每天都弹钢琴,声音很大。
施先生本身是做IT的,妻子也是上班族,平时全靠周末好好休息,可是,女邻居家钢琴声不断,扰的他无法正常休息。
他找了物业、社区、甚至报过警,跟女邻居沟通,让她做个隔音,或者给钢琴换个位置。
施先生还买了测量设备,女邻居家传来的声音最大的有六七十分贝,非常影响他们的生活。
没想到,女邻居就是不配合。
施先生无计可施,只好将女邻居告上法庭,最后,女邻居败诉,将钢琴换了位置。
施先生原本以为这件事就算结束了,后面,两家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
一转眼到了2024年,施先生花了37万多买了一辆新的宝马车,刚开两个星期,就发现有人把车划伤了。
同年5月1号,施先生将宝马车停在小区的地下车库的一个停车位上。
因为放假了,他们要回老家,准备装好行李就出发。
当时,施先生的母亲扔完垃圾,就在出口等着他,当施先生把车开到出口时,下车时,他发现车让人划伤了。
他非常气愤,马上去查行车记录仪,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划车的人竟然是他家女邻居。
施先生数了一下,他的宝马车上,一共有5条长长的划痕,最长的是从副驾驶开始划的,大概有七八十厘米。
可以说,女邻居围着车断断续续划了一圈。
施先生很心疼,直接报了警。
让施先生觉得可怕的是,女邻居竟然能通过开一条门缝,就能认出自己的车。
后来,施先生问过民警,对方说的委婉:“她一直很关注你们。”
报警后,根据司法鉴定,车损定为7000多元。
之后,这件事按照刑事流程走了。
女邻居当时还和施先生的妻子求情,不过,施先生决定按照正常法律程序走。
经查明,女邻居犯故意毁坏财物罪。
《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女邻居为了报复施先生,用电动车钥匙,划伤了施先生的宝马车,以致多处损毁,造成施先生的财物损失。
因此,女邻居被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5个月,退缴7579元给施先生。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施先生得修车啊,他问了一下,这辆车最终修完折价可能要两三万,他想问问女邻居是她自己赔偿,还是他接着起诉?
施先生找到了记者帮忙沟通。
打通了女邻居的电话,说明了情况后,女邻居在电话那头说:法院已经判完了呀。
施先生听了这话就来气,质问女邻居,判完了,那民事赔偿部分还没解决呢,那你把车划完了,折价要两三万呢?
女邻居却只说,法院已经判完了,你知道我代价有多大吗?事情已经处理完了。
施先生见对方还是不想解决问题,不禁恼火,就冲你这样这件事就不能算了。
没想到,女邻居挂断电话。
当记者再次联系上女邻居,她说:我也为我的冲动行为付出了所有的代价,我第一时间跟他道歉了,我已经判刑了,包括我孩子三代被影响了,我日子不好过,晚上睡不着,事情都处理完了,他还是刁难我……
关于车子的折价赔偿,施先生只问了女邻居一句话,是你自己赔,还是我接着民事诉讼?
女邻居没有回答。
施先生决定走法律程序。
女邻居认为自己被判刑了,就可以免于民事赔偿了,是这样吗?
承担了刑事责任,并不代表可以免除民事上的赔偿责任。
其实,女邻居虽然被判刑,对于给施先生的车辆造成的损失,还是要进行赔偿的。
《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此案中,女邻居因故意毁坏施先生的车辆,已经被判刑并退缴部分金额给施先生,但是,这不能表示她已经完全履行了赔偿责任。
施先生的车被她划伤,而折价两三万属实的情况下,施先生有权要求女邻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其实,邻里之间住着,给对方的生活造成影响,也要换位思考,用诚恳的态度,积极的解决问题。
如果,女邻居一开始就意识到自己给他人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将钢琴换个位置,也许就不会给自己惹来这么多的麻烦了。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信源:1818黄金眼—202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