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饮食,常吃蒸菜,却还是得了肠癌,一位亲戚60岁就离世了! 昨天,我沿着郴州石油桥到苏仙菜市场的健康步道散步时,碰到一位常一起聊天的铁路退休工人,他告诉我,我的亲戚已经到他女儿家去住了。 他一说,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说的是我前妻姑父的女婿。他的妻子患肠癌,年前就去世了,年仅60岁。 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夫妻经常吃蒸菜,而且在饮食方面相当注意。我前妻的姑父活到了九十岁才去世,有长寿基因。按说,饮食很注意又有长寿基因的女儿怎么会得肠癌呢?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我前妻的女婿因为患有胃病,他妻子做菜的时候很清淡,很少吃辣椒,瘦肉、排骨经常蒸着吃,再炒一个青菜,总之在饮食上相当注意。结果是,丈夫的胃不痛了,妻子却得了肠癌,60岁就去世了。 每次沿着郴江河道散步的时候,我都会遇到我前妻姑父的女婿,他叫李平,是一位在铁路旁的陈家湾社区退休的残疾人。 李平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他父亲是高干,兄弟姐妹都发展得很好。他妹妹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省烟草公司,李平的女儿大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贵州同仁市烟草公司工作,他女婿则是当地的公安干警。 李平的妻子自从结婚后就没有参加工作,李平作为集体工被招进社区工作。九十年代我和前妻还到他家玩过,当时一些食品加工的老板租用社区的厂房,他们社区人员就靠收租金过日子。他女儿从几岁起就由父母照看一直到大学毕业,他妻子只负责照顾他的生活,几乎没有压力,这肠癌也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还有,我小妹夫的姐夫也是死于肠癌。 他是一名教师。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肠癌,后来经过5年的治疗,去年还是去世了。治疗期间各种医疗手段都用了不少,还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用过抗癌新药,但还是没能保住性命。 听小妹夫说,他姐夫容易感冒,经常刮痧。肠癌在我国应该算是一种多发病,那么,肠癌的高发人群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又该如何防治呢? 肠癌的高发人群包含多个类型。在遗传相关人群中,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特别是直系亲属患病风险更高,携带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人也属于此类;有肠息肉病史,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人群,癌变风险明显增加。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如长期患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的人,以及长期感染血吸虫的人群,也容易患肠癌。饮食与生活方式高危人群包括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喜欢吃红肉、加工肉类、腌制食品的人,肥胖、缺乏运动、久坐的人,长期吸烟、酗酒的人。在年龄与性别因素方面,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而且男性风险略高于女性。此外,胆囊或阑尾切除者、长期便秘或便血者也属于高风险人群。 在防治策略上,筛查与早期诊断特别重要。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首次进行肠镜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高危人群需要提前到30 - 40岁并且缩短筛查间隔;便隐血检测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饮食调整方面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加工肉的摄入,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和隔夜菜。生活方式干预需要戒烟限酒,每天运动30分钟,比如快走、游泳等,控制体重,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久坐。在疾病管理与风险控制方面,要及时治疗肠息肉、慢性肠炎等癌前病变,有家族史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维生素A/E。同时,要警惕排便习惯改变、便血、不明原因消瘦或腹痛等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总之,肠癌的防治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早期发现能够显著降低癌变风险,建议高风险人群制定个性化的防控计划并且与专科医生保持沟通。 老妈这几病了, 老妈生病三年了 聊聊老年问题 照顾病中老妈b 我的脑梗叔叔 家属患癌 亲情大于癌症 姥姥长寿的秘密 得病经历的分享
甲状腺癌患者要少碰海虾?提醒:不想甲状腺再受伤害,这几种食物少吃为宜甲状腺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