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陕西一名中学生在回家路上捡到一块“黑炭”,主动上交国家后,专家并没有在意,随意将黑炭放在了一个角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黑炭”竟无人问津,直到多年后才被发现。 这位中学生名叫宋清,那天,他像往常一样走在路上,突然就踢到一块奇特的东西,低头一看,发现竟是一块“黑炭”。 若是普通的黑炭,宋清或许并不在意,但这块黑炭却显得与众不同,从外表看,它像个球,但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宋清觉得这块“黑炭”不简单,便将它拿了起来,带回了家。 宋清的爷爷是位见多识广的老人,他仔细端详了一番,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叮嘱宋清要小心保管,说不定真是个宝贝。 再到后来,宋清带着“黑炭”到学校,同学们好奇地围过来打量。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是陨石,有的说是化石,还有的说是古人留下的神秘物件。 老师得知后,觉得这可能是件文物,便建议宋清将它送到当地的博物馆。宋清秉承着为国家做贡献的精神,听从了老师的建议,他主动将这块“黑炭”上交给了当地文物局。 经过专家鉴定,发现这块“黑炭”的材质原来是煤精,所谓煤精,又被称为煤玉、黑宝石或黑碳石,它是一种特殊的煤。 由于煤精的硬度相对较低,用小刀可以轻易地在其表面留下划痕。在古代常常被当成雕刻原料,如项链、手镯、印章等等。 专家推测,这块煤精应该就是古代的印章,算得上一件文物,因为它看似是个球,但表面却有着规则的切面,细数之下,切面有26个,其中14个面上都刻有红色的文字。 将这些带字的切面蘸上红色颜料印在纸上后,呈现出不同的印章,比如“大司马印”、“信启事”、“臣信上表”等等。 至于这块印章的来历,专家翻阅了所有资料,却始终一无所获,由于暂时无法确定它的价值,这个“黑炭”被随意放在了博物馆的库房角落,一放就是十年。 直到1991年,一位资深考古专家来到旬阳县博物馆考察,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注意到了这个被遗忘的“黑炭”。 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终于揭开了其中的惊天秘密。 原来,这枚多面印章的主人竟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族贵族美男子——独孤信。 独孤信生活在南北朝时期,那个朝代最是盛产美男子,而独孤信便是一位长相帅气的大帅哥,放在今天,那妥妥是明星网红人物。 独孤信长得帅不说,他还擅长骑马射箭,又懂军事政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独孤信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 “天下第一岳父” 的传奇身份。他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的皇后。 长女独孤氏,嫁给了宇文泰的大儿子宇文毓,当时的宇文毓还声名不显,只是在小地方做官,谁能想到后来会成为北周明帝,而独孤氏也成了皇后。 四女独孤氏,嫁给了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的太尉李虎的李昞,李昞这个人或许很少人听过,但唐高祖李渊想必大家都知道,李昞便是的李渊的父亲,李渊称帝后,他的母亲也被追封为元贞皇后。 而最牛的还是他的七女——独孤伽罗,她嫁给了隋文帝杨坚,独孤伽罗不仅有政治手腕,在感情方面也颇具手段,她和杨坚四十五年的夫妻生涯恩爱有加,杨坚对她几乎言听计从,甚至可以说被她治得服服帖帖。 三个女儿,在三个不同朝代当上皇后,这在历史上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 至于这枚多面印章,则见证了独孤信的人生辉煌,他一生担任过众多重要官职,不同的职位要用到不同的印章,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印章,独孤信便命人打造了这枚独一无二的多面印。 如今,这枚印章被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供前来欣赏的游客参观。 (参考资料:中央民族大学—2024-01-10—国民岳父、印章达人、颜值天花板……鲜卑人独孤信的顶流修炼之路)
1981年,陕西一名中学生在回家路上捡到一块“黑炭”,主动上交国家后,专家并没有
鉴清评趣
2025-02-19 18:12:53
0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