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妇女,大吃一惊,连夜就给毛主席写了封信。毛主席看完后,便沉思片刻:"有志气,给她安排份工作!" 1955年的北京,城市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城区的菜市场里,人来人往,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身着粗布衣服的中年妇女正在路边摆着地摊,面前摆放着几条香烟。她的举止投足与其他小贩有些不同,说话时的语气温和有礼,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 那一天,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路过这个摊位,正要买些香烟。当他与这位妇女交谈时,不禁怔住了。 这位妇女虽然衣着朴素,但言谈举止间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气质。她对人谦逊有礼,说话时字正腔圆,一看就受过良好的教育。 章士钊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本《满宫残照记》,书中收录了一些信件。那些信是一位清朝格格写给溥仪的,字迹工整秀美,文采斐然。 书中还附有那位格格的照片,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此刻眼前这位卖烟的妇女,虽然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五官轮廓与照片中的人竟有几分相似。 通过进一步交谈,章士钊终于确认了这位妇女的身份:她就是溥仪的三妹妹韫颖,那位被称为"晚清最美格格"的爱新觉罗·韫颖。 四十多岁的韫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锦衣玉食的格格。为了生计,她每天在街头摆摊卖烟,风里来雨里去。 章士钊从韫颖的七叔载涛那里了解到更多信息。这位曾经的格格如今生活困顿,带着孩子艰难度日,但从未向任何人诉苦。 《满宫残照记》中的信件记录了韫颖年轻时的故事。那时的她才华横溢,信中常常流露出对兄长溥仪的关心与思念,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的情感。 1913年,韫颖出生在紫禁城内,那时的她含着金汤匙降生。每个月单是生活费就有四十两银子,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从出生起,韫颖就有三个人专门负责照顾她的起居。一个是负责喂奶的奶妈,一个是教导礼仪的阿姨,还有一个是负责洗衣打扫的保姆。 在紫禁城的十二年,是韫颖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时的她虽然生在清朝覆灭之后,但因为优待条约的关系,皇室成员依然能过上优渥的生活。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紫禁城,韫颖随同兄长来到天津。 在天津的七年时光里,韫颖依然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每天和兄弟姐妹一起学习,打球,慢慢长大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1932年,十九岁的韫颖与末代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完婚。这是溥仪亲自为妹妹挑选的姻缘,婚后的韫颖与润麒感情甚笃。 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一个月,润麒就被派往日本学习军事。韫颖作为新婚妻子随行,表面上是去留学,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软禁。 在日本的日子并不好过,韫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控。虽然日本皇室表面上对她很是"热情",但实际上却处处受制。 1933年,在溥仪的帮助下,韫颖得以回到东北。此后她再也不愿去日本,好在润麒也随后回来,夫妻得以团聚。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伪满洲国垮台。在混乱中,韫颖与丈夫失散,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分离。 来到北京后,韫颖带着孩子和婆婆,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为了生存,韫颖开始学习普通人家的生活本领。她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讨价还价,甚至学会了在街头摆摊。 生活的重担压得韫颖喘不过气来。小儿子出了车祸没钱医治,女儿体弱多病需要照顾,自己也因为劳累过度得了胃病。 1951年,韫颖的父亲载沣因病去世。不久后,婆婆也离开人世。一时间,韫颖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虽然身为末代皇室后裔的身份给韫颖带来了不少非议,但她从不在意外界的目光。她只专注于照顾好孩子,等待丈夫归来。 章士钊在了解了韫颖的故事后,立即着手写信给毛主席。他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这位末代格格的现状,并附上了韫颖的自述信和照片。 1955年元旦,这封信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毛主席读完信后说:"这是一个有志气的人。"随即批示周总理对此事进行妥善安排。 很快,韫颖被安排到北京市东城区政协任职委员。这份工作不仅改善了她的生活条件,也让她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服务社会。 生活的转机还在继续。1957年,经过十二年的分离,韫颖终于等到了丈夫润麒获释的消息。 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润麒被分配到北京玻璃仪器厂工作。因为他精通多国语言,很快又被调到翻译社从事翻译工作。 夫妻重聚后,韫颖和润麒并没有忘记曾经的艰难岁月。他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润麒精通医术,特别擅长针灸治疗。在韫颖的支持下,他们开设了一家免费的公益诊所,为普通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1960年除夕,一个特别的邀请让韫颖一家感到意外。周总理邀请他们全家到载涛家中一起吃年夜饭。 周总理说这只是一顿普通的家宴,让大家放松享用。 从此以后,韫颖和润麒更加努力地经营诊所,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关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了新社会,赢得了街坊邻里的尊重。 1992年,韫颖离开人世。
1955年,章士钊在北京菜市场闲逛,看到一卖卷烟的妇女,大吃一惊,连夜就给毛主席
爱吃凉历史
2025-02-19 18:39:46
0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