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终章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以战略定力和军事韧性,将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导向了符合其核心诉求的结局。通过控制顿巴斯地区、克里米亚及东部四州的领土,普京不仅巩固了地缘政治缓冲区,更以“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的名义,瓦解了乌克兰的反俄武装力量,尤其是亚速钢铁厂战役的胜利,成为俄军战场优势的象征。与此同时,俄罗斯顶住了西方制裁压力,凭借能源出口与卢布结算体系,反将经济困境转嫁欧洲,甚至实现石油收入逆势增长,经济韧性成为其战略支撑。
外交上,普京巧妙利用美国政治更迭的窗口期,与特朗普政府达成默契。特朗普明确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承认俄控领土现状,并推动“以土地换和平”的协议,使俄罗斯的军事成果合法化。尽管欧盟试图延续对乌援助,但美国主导的停火框架已不可逆,乌克兰最终被迫接受“中立化”与领土割让的现实。
普京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与外交的叠加,更是一场历史叙事的重构。他成立特别工作组编写“特别军事行动”史书,将冲突定义为“捍卫主权与正义”的卫国战争,以此塑造俄罗斯的民族神话,巩固个人政治遗产。至此,普京以铁腕与谋略,将俄乌冲突转化为重塑全球秩序的关键一役,而乌克兰的妥协则成为大国博弈下的悲凉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