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打到最后,却成了列强们的盛宴。俄国要它的地,美国要它的资源,而自己却白白战死众多的青壮年人。家园基本都废了,几十年内国家可能都难发展起来。 乌克兰没能成为哪张谈判桌上的主人,反倒成了被摆上桌的一盘“菜”。 这个国家有多“值钱”?单是地底下的资源,就能亮瞎眼。 275亿吨铁矿、21亿吨锰矿、4.56万吨铀矿,还有稀世罕见的钛矿和稀土。 稀土可是“科技万金油”,芯片、导弹、飞机全靠它;锂矿和钛矿,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产业的“命根子”。 按理说,拥有这些资源,乌克兰本该活得更硬气,可事实完全相反,它的矿产成了别人觊觎的对象。 美国看着好像是友军吧,援助武器弹药,可后面开出的条件让人喘不过气,要人家用矿产资源换援助。 这真的是“一手援助一手收利”,算盘打得明明白白。 战争把乌克兰手里最后的筹码都打得七七八八,不接受援助根本撑不住,躲也躲不了。 更糟的是,美国不是唯一惦记这块“肥肉”的人。 老欧洲邻居们也没闲着,德国、法国、波兰这些国家,谁不是盯着乌克兰的锂矿和钛矿跃跃欲试? 协议上写的是“合作开发”,可换个角度看,也就是西方列强分蛋糕罢了。 而乌克兰为了眼下能撑过去,几乎啥都能答应,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底气,从当年的“欧洲粮仓”到如今的“资源供应站”,乌克兰的经历一声叹息。 可这事也不能全怪别人,乌克兰自己也有不少“锅”。 从苏联解体后,它就一路成了西方经济理念的“实验田”,推私有化,搞去工业化,最后把苏联留下的那套工业体系拆得稀碎。 曾经牛到爆的航空航天、冶炼钢铁,现在成了废弃厂房,资源利用率几乎归零。 更别提农业,一片片黑土地占了全球四分之一,结果有一大半跑到了外资手中。 现在的乌克兰,是在战争和债务之间被反复碾压,战争不停,矿藏开采不了;债务压顶,还不起,只能拿未来几十年的资源来“顶账”。 这种情况让人想起19世纪的埃及,当时修苏伊士运河把自己的口袋掏空,最后债务没还上,运河直接被英国吞了。 乌克兰眼下的资源命运,跟过去的殖民逻辑其实没差多少。 可怕的是,这种悲剧可能不只局限在乌克兰。 那些冲着外援、却忽略自家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恐怕也躲不过类似的命运。 世界的生存规则很简单,资源再多,如果握不住话语权,那等于白给。
乌克兰打到最后,却成了列强们的盛宴。俄国要它的地,美国要它的资源,而自己却白白战
阿火看世界
2025-02-19 21:02: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