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奶牛的一生会持续产奶,甚至认为它们的奶就像水龙头一样,打开阀门就有奶水。乳业工厂流水线上的奶牛,从来没有见过公牛,为什么却可以一直产奶?是什么导致奶牛产奶?奶牛靠打激素来产奶吗?
奶牛靠激素增加产奶量纯属谣言 科学研究表明,外源激素(如雌激素)不仅无法提高产奶量,还可能抑制催产素分泌,导致产奶量下降,甚至引发流产或健康问题,再说激素类药物成本高昂,对养殖场而言并不经济。
奶牛产奶与人类哺乳类似,是哺乳动物生育后的自然生理现象。奶牛需经历怀孕、分娩才能启动泌乳周期。怀孕期间,体内激素(如催乳素)会促进乳腺发育,分娩后乳汁分泌达到高峰,这一过程完全依赖奶牛自身的激素调节,无需外部干预。 一头奶牛通常生长到大约24个月,就可以配种,产奶期从分娩后开始,产奶量逐渐上升,将在产后的2个月达到奶量高峰,而在4个月后开始下降,到产后10个月便会停止分泌乳汁,进入干奶待产期(为期2个月左右,这一时期奶牛没有分泌奶水)。
在乳业工厂里,刚产下幼崽的母牛,开始分泌牛乳,小牛在刚出生的1 ~2天就被迫与母亲分离。而母牛从产后开始被机械取奶装置定期挤奶。所以,人类喝牛奶,其实是在和小牛抢奶喝。母牛产奶后,第一个礼拜产的奶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价格也很高,这个时期的奶被称为牛初乳。
养殖场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延长泌乳期,缩短停乳期,使奶牛持续产奶,在奶牛产崽2~3个月时,就对它进行人工授精,使其再次受孕。此时的奶牛产着这胎的奶,同时怀着下胎的小牛。而在即将产崽的前两个月,也差不多达到了泌乳期第10个月,最后的这2个月,养殖场会停止挤奶,这是奶牛们一年当中仅有的休息假期。养殖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奶牛的身体好好休息,得以恢复,保持健康,等它们休息2个月后产下小牛犊,更好地进入新一轮的产奶,周而复始。一头奶牛,一年一次人工授精,平均一年的产奶时间超过了300天。在这样循环七八次之后,奶牛产奶率显著下降,体力衰竭,它们就会被送往屠宰场,被榨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结束它们的一生。
而如果母牛生下的是雌性小牛,则会在饲养的喂养下慢慢长大,成为新的奶牛,像它的母亲一样不断地怀孕产子被挤奶。如果生下的是雄性小牛,大多会被卖到屠宰场作肉牛养殖。
奶牛一直产奶的主要原因并非是打激素而来,而是正常生育产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