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8日一架敌机从台湾省起飞,向我国内陆飞来。当我国刚要发射防空导弹时,却发现这架敌机开始晃动自己的机翼。原来,这架敌机是来向解放军投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1981年8月8日清晨,台湾桃园机场上一切如常。一架编号为"中正"的F-5F双座教练机正在进行起飞前的各项检查。机身前座坐着的是时任国民党空军第五联队督察室少校考核官黄植诚,后座是中尉飞行员许秋麟。 这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飞行考核任务,按照计划他们将向西飞行至海峡中线后返回。黄植诚在执行任务前,已经对航线和油料进行了精确的计算。 上午8时许,F-5F战机缓缓滑向跑道。地面指挥塔通过无线电发来起飞许可后,战机迅速加速,冲向天空。 起飞后不久,黄植诚按照考核要求完成了一系列飞行动作。在距离海峡中线还有一段距离时,他突然对后座的许秋麟下达了一个指令:"接下来进行仪表飞行考核,请关闭后座暗舱。" 等许秋麟关闭暗舱后,黄植诚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行动。他迅速拔掉了无线电设备,同时操控飞机做了一个大幅度俯冲动作。 战机的高度迅速降至海平面以上20多米的位置。在如此低的高度飞行,可以有效规避台湾方面的雷达监测。 此时的许秋麟完全被蒙在鼓里,直到发现飞机已经越过海峡中线才意识到不对劲。他急切地提醒黄植诚已经超出任务区域,必须立即返航。 黄植诚这时才告知了自己的真实意图:"我要去大陆,你和我一起。" 许秋麟的妻儿老小都在台湾,他完全没有准备好面对这样的转折。在许秋麟的再三恳求下,黄植诚最终做出了一个权衡的决定。 当战机飞至东引岛上空时,黄植诚让许秋麟选择了跳伞。确认许秋麟安全着陆后,他立即调转机头,继续向大陆方向飞行。 当F-5F战机进入福建空域时,解放军的雷达已经发现了这架"敌机"。地面防空部队正准备发射导弹时,这架战机突然开始晃动机翼,发出了特殊的信号。 很快,地面指挥部就确认了这是一架投诚的战机。经过一系列通讯确认后,黄植诚驾驶的F-5F战机最终安全降落在福州机场。 黄植诚的成长经历与许多台湾青年不同。他出生在一个特殊的空军世家,父亲是来自广西横县的空军军官,二哥担任空军少校,姐夫也是一名空军中校。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黄植诚从小就与军事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1973年,年仅21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学校毕业,随即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部队服役。 五年的军旅生涯中,黄植诚熟练掌握了五种不同型号战斗机的操作技术,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100小时。 这样出色的表现使他在26岁时就被提升为空军少校,并担任飞行考核官的重要职务。在台湾空军的序列中,黄植诚无疑是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 然而,在光鲜的军旅生涯背后,黄植诚对台湾的军事体制却有着深深的质疑。军校中等级森严的"学长学弟制度",让他看到了制度中的不平等。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经常能听到上级对大陆的不实宣传。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军人,黄植诚并没有被这些宣传所影响。 1979年,当"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台湾军方内部开始讨论"联合越南反攻"的计划。在一次重要会议上,黄植诚公开表达了反对意见。 他指出越南曾经得到过大陆的援助才获得独立,如今却背信弃义。这番言论立即招致上级的严厉训斥,还被要求写检讨。 在军营中,黄植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大陆的发展现状。他从被捕的大陆渔民口中得知,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台湾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国援助。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屿,台湾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自主。 为了实现回归大陆的计划,黄植诚主动申请调往飞行任务最频繁的桃园机场。在执行任务的间隙,他仔细计算了从台湾飞往福建所需的航程和油量。 在成功驾机起义后,福建军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表彰大会,他正式换上了解放军军装。 军区党委充分肯定了黄植诚的爱国行为,任命他为解放军空军某航校副校长,军衔为副师职。 黄植诚很快就得到了祖国的认可。他被选为全国台胞联谊会第一、二届理事,积极参与祖国统一事业。 1981年8月,黄植诚踏上了探访故乡的旅程。在广西横县,他不仅参观了父亲曾经就读的小学,还品尝到了家乡的特色美食。 在访问期间,黄植诚看到家乡教育条件的不足,当即捐出一万元用于修缮村里的小学。 黄植诚在军队的发展也越来越好。1995年,他晋升为空军少将,担任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成为两岸军事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黄植诚的个人生活也渐入佳境。他在北京认识了一位空姐,两人组建了幸福的家庭,育有一个女儿。 2011年,黄植诚光荣退役。退役后的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在北京开设了一家台湾菜馆,致力于推广台湾美食文化。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黄植诚与另一位起义飞行员李大维同台演出。这一幕生动展现了祖国对游子的热情欢迎。
1981年8月8日一架敌机从台湾省起飞,向我国内陆飞来。当我国刚要发射防空导弹时
文山聊武器
2025-02-20 18:54:0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