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为什么没以前好吃了?小时候香喷喷的猪肉,再也吃不到了!是饲料的问题吗? 以前农家养的猪,吃玉米、豆饼、麦麸、米糠、红薯藤、萝卜叶、地瓜干、花生秧、酒糟等,都是纯天然“绿色”食物。 现在的猪吃全都吃饲料,除了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还要吃功能性添加剂,例如磷酸氢钙、植酸酶、木聚糖酶等。 通过食物对比,我们发现以前的农家猪吃的更健康,所以才导致猪肉好吃吗?实则不然。 我们以前吃的猪肉,属于中国土猪(黑猪),现在吃的猪肉是进口的洋猪(肉猪)。 土猪肉质比洋猪细,谷氨酸、丙氨酸等鲜味物质含量比洋猪高,肌肉内的脂肪含量为3%~5%,比洋猪的1%要高。 综合以上数据对比,所以中国土猪的口感,要比进口洋猪更鲜美! 遗憾的是,在全国猪肉市场中,土猪占比低于5%,其余95%的市场全被洋猪占据。 既然土猪的口感更好,为什么还要进口洋猪呢? 这是因为洋猪的经济性价比更高,中国土猪出栏时间通常超过10个月,而洋猪只要5个月就能出栏。 其次是出肉率,在投喂同样饲料的情况下,洋猪的出肉率比土猪高20%。 最后是繁衍能力,洋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每年能生下20~30头小猪仔,而土猪的数据是8~13头。 虽然土猪口感更美味,但从经济市场角度出发,洋猪更适合餐桌。
老家村子里的发小,因为腿有残疾,快50了也没娶上媳妇,哥嫂嫌他累赘,让他自己搬出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