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刚获平反的李雪峰,就登门拜访无官一身轻的纪登奎。李雪峰见面的第一句话,让不少人费解:“纪登奎啊,你好大的胆子哟!” 这话,不是有旧怨,就是交情深。但李雪峰跟纪登奎没旧怨,更谈不上多深的交情。 纪登奎跟李雪峰之间,各方面差距不是一般大。 首先,李雪峰比纪登奎年长,大个16岁。纪登奎1937年开始参加革命的时候,李雪峰已是中共晋冀豫省委组织部长。两人的资历真是没得比。 纪登奎成为党员的时候,李雪峰已是晋冀豫省委书记。抗战时期,纪登奎长期在地方救济会工作,而李雪峰则文武双全,既是太行区委员会书记,又是太行军区政委。 不过二人还是有缘的,解放前都是长期工作在华北地区的。李雪峰可以说是高纪登奎很多级的上级。 新中国成立前后,李雪峰任中原局副书记,兼任河南省委书记、河南军区政委。而纪登奎,也因抗战和解放时期的优异表现,被提拔为河南省许昌地委副书记,后又兼任地委宣传部长一职。 纪登奎命运的转折,就在这个“宣传部长”上。准确来说,是因为在“宣传部长”任上的成绩。 1951年春天,毛主席南巡的专列停靠在许昌,纪登奎作为许昌地区负责人之一,作工作汇报。 纪登奎侃侃而谈,讲了许昌的历史、文化、物产、乡土、土改、宣传、援朝、农业宣传等情况。 纪登奎讲完分内工作的事后,毛主席又问起他一些介于公私之间的问题。 很显然,毛主席对纪登奎的报告和回答很满意,离开许昌后就派人总结许昌宣传工作,推广全国。 不久,不到30岁的纪登奎,被组织任命为许昌地委书记。 纪登奎跟毛主席的好关系,一直持续到76年老人家去世。 因工作出色和毛主席的赏识、重用,纪登奎开始坐火箭般升官。66年后,他进入中央工作,成为周总理的左右手——副总理。 也正是如此,纪登奎跟李雪峰有了交集的资格。 纪登奎在“运动”中一跃而起,李雪峰也不遑多让:1966年年中,取代彭真出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 这个位置,又是这个时间,可见李雪峰是深得毛主席和中央信任的,被官方认证为“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算稳坐钓鱼台了。 可是在那个年代,谁又说得准?谁又说得定呢?李雪峰起起落落几次,因1970年庐山会议“简报”,在1971年1月的华北会议上,被正式确定为陈伯达同伙,安置在安徽,接受8年之久的审查。 而这祸事,不能说跟李雪峰从1960年开始,到1971年才被撤去的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一职没有关系。 “913”后,李雪峰虽早已失去自由身,但还是被牵扯其中,遭到专案审查。 而李雪峰的北京军区政委职务,由纪登奎立马接替;“913”的专案审查,纪登奎也参与其中。 就这样,纪登奎管起李雪峰的问题。经过两年时间的细致审查,案子终于要在1973年8月结案了。 当时周总理、叶剑英和纪登奎,一同去向毛主席报告结案情况。 说到处理方案时,纪登奎出于本心,说了一句大实话:“李雪峰和郑维山两人,跟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人的问题不一样。对他们的处理上,也应该区分开,不能一概而论、一视同仁了。我的意见是,最好不要开除李、郑二人的党籍。”结果还是被开除了。 有资料显示,政治局开会讨论如何处理李雪峰,大部分人的意见是不要将其当作“913”同伙处理。少数服从多数,最后决定让周总理去跟毛主席反映这个情况。 出于其他考虑,周总理建议纪登奎去提。结果还是一样的。 不过纪登奎的建议虽然没有被采纳,但1978年回到北京的李雪峰,从别人口中听说此事,十分感动。 李雪峰有心报答,但又害怕牵连纪登奎,给他带去不必要的麻烦——毕竟李当时还没有获得中央平反,所以迟迟没有动身。 李雪峰在位于厂桥的中直招待所,闲住4年之久,没有平反,也没有工作。 1982年4月,李雪峰终获这份迟来的清白和正义。 在那个年代,身负冤情是难以翻身的,身边人无不远避,甚至落井下石换取好处,一句公道话是非常难得的。 更何况说这话的是纪登奎,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跟李雪峰无亲无故。 在绝望无助的困境中,“陌生人”的认可是那么弥足珍贵。 获平反后,李雪峰登门说“纪登奎啊,你好大的胆子哟”,其实是说他竟然敢在毛主席面前唱反调。 李雪峰的登门,让无人问津、他人避之不及、赋闲在家的纪登奎倍感欣慰。 李雪峰上门的一年后,纪登奎进入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享正部长级待遇。 让人感到无比遗憾的是,纪登奎于1988年7月13日突发心脏病离世,享年65岁。
1982年,刚获平反的李雪峰,就登门拜访无官一身轻的纪登奎。李雪峰见面的第一句话
德顺评历史
2025-02-20 22:22: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