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能源政策大反转,影响几何?
特朗普执政以来,在能源领域掀起一场变革风暴。从2017年的《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到2025年一系列激进政策,美国能源走向发生重大转变。
在2017年,特朗普制定了《美国优先能源计划》,废除了奥巴马执政时期的《清洁能源计划》,鼓励化石能源生产,放松油气勘探开发限制,试图重振煤炭行业。同时,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削减新能源补贴,仅保留部分可再生能源研发支持。
2025年,特朗普再次签署行政令,退出《巴黎协定》,停止减排义务,取消气候资金承诺。不仅如此,他还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加速阿拉斯加以及联邦土地油气开发,解除LNG出口限制,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特朗普还撤销了拜登政府的多项气候法规,优先保障化石能源供应。
此外,特朗普还解除了阿拉斯加油气开采禁令,优先开发LNG出口潜力,重启北极保护区钻探;推动核电站重启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部署,为海外煤电厂融资“消除障碍”。特朗普还签署了“能源独立”行政令,鼓励煤炭生产和出口;取消《通胀削减法案》中对电动汽车、光伏等清洁能源的税收抵免,资金转向传统基建和国防。
在特朗普2.0时期,美国几乎彻底放弃了新能源。特朗普取消了拜登政府“2030年50%新车为电动汽车”的目标,废除了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终止了各州零排放汽车规则豁免,他还停止了联邦土地大型风电场租赁,撤销了风电补贴。
对中国而言,特朗普的能源政策调整有利有弊。美国放弃新能源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但是,美国可能加大对传统能源的出口,在全球能源市场与中国形成竞争。从全球视角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阻碍了全球减排进程,加大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难度;美国对清洁能源发展的抑制,也会影响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使得全球能源格局更加不稳定 。
特朗普“能源新政”,是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向,不仅会重塑美国能源产业,也给中美关系和全球能源、气候治理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当然,欧美能源回归,我们不能只从批判的角度来看,也要思考一下特朗普,乃至欧美重归传统能源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