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大哥临死前让我照顾你,你还记得吗?”大乔擦干眼泪,转身回府了! 建安五年,孙策正率领士兵在丹徒城外狩猎,树林间突然冲出三个蒙面的黑衣刺客! 事发突然,侍卫们根本来不及反应,黑衣人直接射箭刺穿了孙策的脸颊。 孙策大怒,手持长剑骑马追上去,带领士兵们把三个刺客全部杀死。 后世演义都说孙策是因为伤重不治才撒手人寰,但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大夫查看了孙策的伤情之后觉得并没有大碍,只要不再动怒,好好休养,不日就可康复。 可是孙策不听大夫的劝告,执意让身边的人拿来镜子,当他看到自己脸上巨大的伤疤顿时情绪崩溃。 “脸伤成这样还活着做什么?” 随着孙策一声怒吼,脸上好不容易缝合的伤口瞬间裂开,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身后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谁来接班,二是家眷如何处置? 由于孙策去世时才26岁,儿子孙绍尚且年幼,古人最担心“主少国疑”,尤其对于江东这种割据势力而言,必须要有一个年长并且具有丰富政治智慧的统治者才能稳定大局。 于是孙策在临终之前指定兄终弟及,把二弟孙权推上江东的第一把交椅。 安排好朝政之后,孙策略带歉意地看着泪流满面的大乔,希望爱人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们。 孙策去世之后,大乔整日以泪洗面,每一次抚摸着孙策生前的遗物,她脑海里情不自禁想起与孙策的初遇。 建安四年十二月,孙策与周瑜联手攻陷皖城,听闻桥公家有一双女儿乃是绝代佳人,遂决定结为姻亲。 孙策年长纳了大乔,周瑜年少娶了小乔。 后人将这一段描绘成才子佳人,情许三生的佳话,但在美好婚姻的背后,孙策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江东孙氏原本依附北方的袁氏,自孙坚去世之后,逐渐被其他诸侯派别排挤。 为了解决内部分歧,袁氏把孙策派到当时并不富饶的江东,名义上是给他一个历练的机会,其实是甩给他一块烫手的山芋。 江东主要盘踞着三股势力,分别是以刘繇为代表的宗室势力,以顾陆朱张为代表的江东士族,以及受战乱影响迁徙而来的北方氏族。 此时的孙策毫无根基,如果用军事手段强攻的话只会遭到反噬。 于是他先依附刘繇韬光养晦,在自身实力壮大之后反手吞并刘繇,并借机掌握了江东的话语权。 只是此举激起了江东和北方氏族的怒火,毕竟唇亡齿寒,孙策今天可以消灭刘繇,明天就能够消灭他们。 眼看着氏族内部反动的声音越来越强,孙策明白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团结身边的一切力量——包括和他有莫逆之交的周瑜以及曾经的老东家袁氏。 孙策只用了一桩婚事就和周瑜成了连襟,顺手安抚了盘踞皖城的袁氏余部。 当然对于二乔姐妹来说,在乱世之中想要安身立命实在困难,能够嫁给相貌俊美,手握大权的孙策和周瑜也是上上之选。 只是大乔也没有想到,成婚后不到一年丈夫就突然去世。她几次三番想要追随丈夫而去,都被孙权和身边的人拦了下来。 孙权年少继位,所面临的政治困境比他哥哥当年打天下时更加危险,他必须要善待哥哥的遗孀和儿女,以此来保障自己继任的合法性。 后来孙权称帝之后,将孙策的独子册封为吴侯,并且把孙策的女儿们嫁给了顾陆两大氏族的领袖。 相比于孙策,孙权在处理氏族矛盾时显然更加游刃有余,同样用两装婚事牢牢把大族们,尤其是陆逊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而大乔在这一场又一场的政治变革中消失在历史的笔记中。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死,妻子大乔要以死殉情,但被弟弟孙权拦下了,他说:“嫂子,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2-21 16:26:49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