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牵手华为创“尚界”。
怎么评价这次合作呢。
我认为最合适的总结是——这步棋走对了50%。
先说走对的部分。
在“五界”队内竞争中,尚界明显形成了差异化,它预计覆盖15万~25万,专注于年轻化市场。从市场体量看,这个级别比例超过整体市场的30%,足够容纳新品进入。
征战这个级别,也是上汽有一定基础的。
上汽乘用车的主销市场集中在10万~15万燃油车,但通过新能源转型,尤其是飞凡、智己品牌和出口高端化,15万~25万区间正成为增长引擎。
另外,今年比亚迪拿出的“智驾平权”里面无疑是一记重击,高端品牌想要通过智驾获得高溢价难度很大。尚界现在把调性放低,受到的冲击肯定是五界里最小的。
不过尚界的现有模样,说明上汽还是求稳。
华为其他四界,其实都在有意避开15万~25万区间。但这四家企业,其实都没有足够做25万以上级别车型的经验和底气。
为啥前面四界都要坚持走高端,一方面是因为华为系产品的高成本,去年就有消息爆出,每销售一台问界,华为平均要抽一定的部件及服务费用,所以车企再想在低价格区间找活路很艰难。
另一方面,前四界中,华为都是有直接参与定价的。在建立产品高调性时,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反水”有可能全盘皆输。尚界率先破局,恐怕其他四界也会毫不客气地瓦解“契约”。所以虽然华为有五界,很可能尚界与其他四兄弟已经得罪了。
尚界是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现有产品开发,外观改动不大,主要集中在与华为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技术的融合。
也会给很多人造成担忧,一个濒临死亡的品牌因为华为的加入就能起飞吗?如果是因为智能化技术短板,上汽完全应该模仿阿维塔,话语权更大,也不容易被拿出来直接比较。如果是因为品牌不够硬,又容易给人扣上“贴牌”的帽子。
所以我们需要看华为加入后,到底电子电气架构和智能技术能带来多大的变化。尚界的压力正在此。
华为已经在鸿蒙智行中成功推出了五个界,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即将推出的尚界。相比于其他四界,尚界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前路稳不稳还不好说,就看新品能不能一锤定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