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有理?”北京地铁上,一女子拿包占座,小伙儿看不惯,直接把包扔一边。谁知女子更横,抬手就是一耳光!而小伙子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俩人直接都惨了……网友:“先动手打人的肯定不对!” 地铁呼啸驶入站台,群涌动,门开处,一个年轻小伙儿和一个拎着精致小包的女子,几乎同时踏入了这节车厢。座位不多,女子眼疾手快,把包往旁边空位一甩,意思再明白不过:这儿,我占了。 小伙儿环顾四周,确实还有别的空位,可他偏偏看中了那个靠门的位置,也许是觉得上下车方便,也许就是单纯的不想跟别人挤。 他走过去,站在女子旁边,话还没出口,女子已经扭过头来,眼神里透着不耐烦。 接下来,女子可能拒绝的语气重了些,也可能说了些更难听的话,总之,小伙儿的怒火被点燃了。他没再说什么,直接把女子的包挪开,一屁股坐了下去。 “你爱坐哪儿坐哪儿,别动我包!”女子尖锐的声音划破车厢内,周围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过来,小伙儿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几句争执之后,女子的手,毫无征兆地扇了过去,清脆的耳光声,让车厢里瞬间安静下来。小伙儿的眼镜被打飞,划出一道弧线,落在了几步之外。 女子并没有就此罢休,她拽着小伙儿的胳膊,嘴里依旧不依不饶。甚至在小伙儿弯腰捡眼镜的时候,狠狠推了他一把。这一下,彻底点燃了小伙儿胸中的怒火。 于是他戴上眼镜,回头对女子痛殴,在小伙儿的拳头下,女子毫无还手之力显得苍白无力。直到周围的乘客看不下去,上前拉架,这场闹剧才算暂时平息。 最终,双方都被警方带走,各自领了五天的行政拘留告终。女子的罚款比小伙儿多一百,似乎在告诉人们,先动手的那个人,总要多付出一些代价。 对此,有人说:“这女的也太霸道了,占座还有理了?” 也有人说:“小伙子也太冲动了,直接动手打人,这下好了,俩人都进去了。” 还有人说:“现在的人啊,都怎么了?一点小事就不能好好说吗?非得动手才能解决问题?” 其实,这事儿折射出的,是咱们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公共场所的秩序问题。地铁、公交上,占座、大声喧哗、乱扔垃圾…… 这些不文明行为,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有时候,一句提醒、一个劝阻,可能就避免了冲突。但有时候,人们偏偏选择最糟糕的方式——争吵、甚至动手。 再比如,情绪管理的问题。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成了“一点就着”的火药桶。遇到点儿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情绪失控,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就像这件事里的两个人,如果都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好好沟通,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还有,就是“先动手”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谁先动手谁就理亏。这话没错,但有时候,情况可能更复杂。就像这件事里,女士先动手打了小伙儿,这肯定是她的不对。 但小伙儿被打之后,如果立即还手,可能还能算个正当防卫。 但他中间隔了一段时间,再去打人,这性质就变了。所以说,遇到事儿,咱们还是得冷静,尽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别让自己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这事儿,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