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周总理竟在30年前存入了1.2万英镑,折合人民币82308元!加上30年的利息,账户余额竟高达46.7万元…… 1997年春天,中国银行总行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调查,原因来自于一笔“沉睡”了三十年的46.7万资产!在九十年代的北京,这笔钱简直是一笔巨款。 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这笔巨款的源头竟然是一张1967年存入的1.2万英镑的存单,上面没写名字,只写了“代周总理存”。 周总理?那个一辈子清廉,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周总理?他和巨额英镑存款?这简直比天方夜谭还离谱。 要知道那个年代,就算总理和夫人邓颖超的工资全加起来,也攒不出这么多钱啊。而且谁不知道,他们俩的钱都拿去资助烈士子女了。 这事儿一出,中国银行立马成立调查组,非要把这背后的秘密挖出来不可。消息一传开,全国都传遍了,这笔钱到底怎么回事,成了所有人心里的一个大疙瘩。 调查组先从总理身边的人查起,一点点扒拉三十年前的那些事儿。 结果查到,1967年的一天,总理办公室收到一个没写寄件人地址的信封,里面是一张1.2万英镑的汇票,还有一封信,字里行间都是对祖国的热爱。 总理马上让人去查寄件人,说这是老百姓自己的钱,必须找到人还回去。可那个年代,哪有这么容易找人,线索查着查着就断了,这事儿就卡住了。 实在没办法,总理只好让人把钱存到中国银行,特意在存单上写了“代存”,想着以后万一有线索呢。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一个负责任的选择。他就这样用自己的方式,守着这笔来路不明的钱,等着真相大白的一天。 这一等,就是三十年。这笔钱就这么静静地躺在银行里,直到1997年,被查账的人发现了。按照规定,银行必须找到这笔钱的主人。 调查组又开始忙活起来,翻遍了各种老档案,找了各种人,想把这段陈年旧事给翻出来。 结果还真让他们给查到了。这笔钱背后的故事,慢慢地露出了真面目。当调查组找到北京一间普通居民楼,敲开门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直接傻眼。 一个外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头正坐那儿喝茶。他们就是这笔巨款的主人——刘本昆和刘道蕊。 谁能想到,这背后竟然藏着一段这么传奇的故事? 刘道蕊是一个在二战中死里逃生的女人,曾经在伦敦一家银行工作。战后她又去了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当了出纳。 在那里她看到很多中国海员在国外乱花钱,心里特别难受。她就劝他们,希望他们能想着国家。 没想到这些话真起了作用,海员们开始自发捐钱,支持国内。刘道蕊就帮着他们,保证每一分钱都送到祖国。 也是在那里,她认识了刘本昆。两个人都有一颗正直的心,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拉拢他们,他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回到了祖国。 1967年,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他们把所有的积蓄换成1.2万英镑,偷偷地寄给了周总理。 三十年后,银行工作人员把已经涨到46.7万的巨款还给他们,两位老人说什么也不要。他们说这钱是国家的,是人民的。 最后刘道蕊说,把这钱拿来设个基金,奖励那些在中国银行好好工作的人。 就这样这笔“漂泊”了三十年的巨款,终于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段历史,一份爱国情,让人感动。 参考:秦淮政法2020-02-04【周总理逝世后名下为何有1.2万英镑存款】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周总理竟在30年
住顶楼小邹
2025-02-22 10:18:57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