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因误诊并错误治疗患者张先生,导致其被错误切除胆囊

君旭和趣事 2025-02-22 20:04:40

根据搜索结果,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因误诊并错误治疗患者张先生,导致其被错误切除胆囊、接受化疗等,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57万余元。 张先生于2014年因体检发现肝占位就诊于湘雅二医院,被怀疑为肝癌。术中病理检测明确为良性血管瘤,但医院仍实施了胆囊切除、化疗泵埋置及三次化疗。术后化疗导致其肝脏严重受损,最终不得不切除部分肝脏并取出化疗泵,被鉴定为九级伤残。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指出,湘雅二医院在未发现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情况下,未进一步明确肝占位性质,直接按肝癌治疗,存在重大过错。医院的治疗方案错误是导致张先生损害后果(胆囊切除、化疗副作用等)的直接原因。 湘雅二医院曾以“诉讼时效过期”为由抗辩。法院依据《民法通则》认为,医疗损害纠纷的诉讼时效应从患者“知道权利受损”时起算。张先生在2022年8月刘翔峰医生被查后才意识到误诊,因此时效从此时开始计算。2023年申请鉴定和2024年起诉均未超期。法院判决湘雅二医院赔偿张先生各项损失合计572,044.77元,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总计59.2万元。医院已履行赔偿义务。 刘翔峰因夸大病情、虚构病征,对6名无手术指征患者实施手术(致5人重伤、1人轻伤),并收受贿赂、侵占手术耗材,于2024年被判有期徒刑17年,罚金42万元。张先生的案件是其违法行为中的一例。 病理结果与影像学冲突时,医院未启动多学科会诊,而是由主刀医生独断,反映了技术霸权问题。刘翔峰案揭示了部分医院将手术量、耗材使用与绩效挂钩的畸形激励机制,导致过度医疗。医疗损害的隐蔽性使普通患者难以及时识别问题,诉讼时效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维权难度。 本案引发对“生命至上”医疗伦理的讨论,呼吁建立手术决策“双确认制”、AI辅助诊断等制度,减少人为干预风险。法院对诉讼时效的灵活认定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同时需强化医疗行为监管,严惩违法医疗行为。 此案不仅是湘雅二医院的个案赔偿问题,更暴露了医疗体系在技术决策、利益分配及患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系统性缺陷。通过法律追责与制度革新,方能在未来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柳洪

柳洪

2
2025-02-22 21:59

赔一百万,无法换回健康

君旭和趣事

君旭和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