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聂帅得知自己很看好的游击队长樊金堂,竟私见日军。众人以为聂帅会对其执行纪

志亮说历史 2025-02-23 20:23:16

抗战中,聂帅得知自己很看好的游击队长樊金堂,竟私见日军。众人以为聂帅会对其执行纪律,没想到聂帅非但不处理,还将其提拔送去军校学习。

1942年夏天,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敌工部部长历南收到一份下面送来的情报。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让他不敢相信,平时屡立战功的定襄县游击大队长队长樊金堂,竟私下见了一个日军小队队长。此事非同小可,历南不敢怠慢,立即将此事报告给了聂帅。

聂帅相当的看好樊金堂,觉得他带兵打仗是一个好手,此时也让他大为震惊,他不相信樊金堂真的会做出这样的事,便让历南派人去定襄调查清楚。几天之后,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事情属实。

此事情节相当恶劣,旁人纷纷猜测,治军严明的聂帅不多时就会对樊金堂执行纪律,然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聂帅对此事的处理却是将樊金堂送去军校学习。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把樊金堂从前线调下来,送去学习,这哪里是处理,明明是准备重用,有人觉得这是聂帅在“护犊子”。

当然,也有了解聂帅的人觉得,聂帅这样的处理,自然有他的道理,没准他这是在下一盘大棋。那么樊金堂私见日军小队长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樊金堂后来怎么样了?

说到樊金堂还得从抗战爆发开始,1937年樊金堂还是一个在学堂读书的学生,日军打进山西后,樊金堂依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

别看樊金堂是个书生,他的打起仗来,却非常的“狠”,其为人性格彪悍,训练时对战士们要求很严格,作战时常常不拘泥于常规,常常出动,快速攻击日军。

1938年8月,樊金堂已经成为了定襄县基干游击队大队长,由于樊金堂独特的指挥艺术,这支游击队也成为了聂帅手下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每当部队遇到啃不下的硬骨头时,聂帅都会让樊金堂的游击队上。

1939年7月,八路军抗战剧社在定襄县演出的时候,日军忽然出动300人,准备连夜将剧团包围,聂帅得知后,立即命令樊金堂带着两个排前去,救出剧团人员。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聂帅问樊金堂有没有把握,人数和装备都不占优的樊金堂却说有九成九的把握。

说罢,樊金堂带着两个排的战士出发,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樊金堂硬是快过日军,在日军包围圈没完全合拢之前,找到了剧团,随后,樊金堂留下一个班战士给剧团人员带路突围,自己则带着主力向日军发起了反包围冲锋,打的日军措手不及。

当得知剧团人员一个不少的成功突围之后,聂帅不禁感叹,樊金堂到底是人还是神。樊金堂不仅有勇有谋,还颇有侠气。

还有一次,一个日军小队到乡下抢粮,回去的时候和樊金堂带着的一个连迎面撞上。樊金堂二话不说,就带着部队和日军打上了。

日军小队长会说中文,此前日军已经和另外一支游击队遭遇过,子弹早已不多,所以这时他便喊话樊金堂:“我们没子弹了,有本事的就拼刺刀。”

一身侠气的樊金堂当即同意,更觉得这也是锻炼战士们的好机会,便让战士们退子弹“亮剑”和日军打白刃战,才半个多少小时,游击队就砍倒了十几名日军。要不是日军援军及时赶到,这个日军小队恐怕全都会变成刀下鬼。

然而因为这件事,有些人却觉得樊金堂太过意气用事,想要撤销他的队长职务。后面还是聂帅把他保了下来,只是让他检讨。

没想到,不久之后樊金堂“意气用事”的老毛病又犯了。1942年,樊金堂收到一封信,拆开一看,竟是一个自称小川的日军小队长写来的。

小川表示自己听说樊金堂有勇有谋,一身侠气,久仰许久,便很想和他见面,以解自己的对其的敬仰之情。

战友们觉得此事有诈,纷纷劝樊金堂别去,樊金堂却觉得小川I此人很有意思,想跟他会一会。于是他给小川回信,约定两人各带一人,在某时某地见面。

到了约定时间,樊金堂见到小川和他带的一名翻译。这时樊金堂才知道,小川原来是一名老师,是被迫参军,小川很不理解为什么日本为什么要进攻中国。

聊天中,小川还表示自己也研究过中国兵法,但是却始终摸不透八路军的战法,这是为何?樊金堂听后哈哈一笑,接着又严肃的说:“如果我到你的家乡杀害你的亲人,抢你们的东西,你自然也会打仗,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小川听后,连连点头。两人越谈越投机,甚至把酒言欢,就这样聊了一下午,临别时喝的脸红的小川问樊金堂:“樊队长,你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樊金堂也喝得有些上头:“我想要一把机枪。”小川听后忙拍胸脯表示没问题。樊金堂以为这是玩笑话,没想到,几天之后,两个日军打着白旗扛着一挺机枪,后面还跟着几个帮忙扛子弹的百姓,来找到樊金堂。

见面之后,一日军又把小川的信交给樊金堂,小川写到:“这两人我是以开小差的名义让他们过去的,希望你不要再把他们放回来,好好安顿两人。”

樊金堂没想到小川真的会送来机枪,那两个日军,樊金堂也按照小川的嘱托,将他们送到了军区。也正是这样,敌工部才知道了樊金堂私自会见日军的事情。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聂帅觉得樊金堂是个好苗子,就是有时候无组织无纪律,这才把他送去军校学习。

0 阅读:167
志亮说历史

志亮说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