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廖学秋在外拍戏6个月,想提前回家,给老公一个惊喜,没想到一推门,一个陌生女人躺在床上。她说:“还我棉被”,转身就离开了。 廖学秋出生在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父亲有原配妻子,母亲廖静秋是小妾。廖学秋从出生起就没有感受过父爱,三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 母亲廖静秋是个有名的川剧演员,以"杜十娘"一角成名。然而天妒英才,廖静秋得了癌症,病情日益严重。廖学秋年仅4岁,母亲就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女儿孤苦无依。 失去父母的廖学秋,由同父异母的哥哥照顾。童年的生活十分贫苦,读书是一种奢望。廖学秋从小就要干农活,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廖学秋开玩笑,好不容易熬到了20岁,以为可以和心爱的人组建幸福的家庭。结果嫁了个男人,生下孩子没多久,就发现丈夫在外有人。 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廖学秋一个人身上,为了糊口,她没日没夜地拍戏赚钱。也幸亏她有过人的表演天赋,被文工团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看中,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这段不幸的婚姻,像鬼魅一样纠缠着廖学秋。1979年,廖学秋在外拍戏已经6个月,日夜思念丈夫和儿子。终于熬到了杀青,廖学秋兴冲冲地赶回家,想给丈夫一个惊喜。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廖学秋傻眼了。床上躺着一个女人,还嫌弃廖学秋的棉被不舒服。廖学秋强忍着泪水,冷冷地说了一句:"还我棉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是廖学秋第一段也是唯一的婚姻,从此她再没结婚。在感情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后廖学秋选择了断然离婚。爱情幻灭了,但演戏的热情却更加强烈。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爱错了人,廖学秋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丈夫的背叛让她的心如坠冰窟,但廖学秋没有就此一蹶不振。她决定放下过去,全身心投入到演艺事业中去。 离婚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廖学秋一边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一边还要赶场拍戏。为了能让自己和孩子活下去,廖学秋不得不接一些小角色。虽然辛苦,但她从没抱怨过,因为她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撑起这个家。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廖学秋在一个小角色中被导演相中,开始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为了不辜负导演的信任,廖学秋比别人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她仔细揣摩剧本,琢磨人物,力求把每个角色都演到极致。 功夫不负有心人,廖学秋渐渐在演艺圈崭露头角。1979年,她接到了《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女主角,这是她第一次担任主演。廖学秋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立志要把这个角色演好。 拍摄期间,廖学秋无心顾及家中那个薄情的丈夫。6个月后,戏终于杀青了,廖学秋迫不及待想回家看看孩子。同时,她也想给丈夫一个惊喜,让他知道自己已经小有成就。 然而,回家后的一幕让廖学秋大吃一惊。推开卧室门,她发现丈夫和一个女人躺在床上。那女人还理直气壮地说,廖学秋的棉被太薄,睡着不舒服。廖学秋强忍泪水,冷冷地说了一句:"还我棉被。"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次离婚,廖学秋伤透了心。她发誓再也不会让自己陷入情感的漩涡,从此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20世纪80年代,廖学秋先后出演了《潘金莲新传》《杨贵妃》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最让廖学秋引以为豪的,是她在《潘金莲新传》中的表演。她把潘金莲刻画得入木三分,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廖学秋也因此获得了"天下第一寡妇"的美誉。这个称号,不仅是对她演技的肯定,更是对她坎坷人生的最好诠释。 一朝走红后,廖学秋并没有自满,而是一如既往地用心对待每一个角色。不管戏份大小,她都全力以赴,因为她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廖学秋也凭借着敬业和专注的态度,成为了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岁月如梭,转眼间廖学秋已经68岁了。回首往事,她的人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然而,无论是失意时的低谷,还是成名后的巅峰,廖学秋始终保持着一颗淡定从容的心。 她曾经也迷茫过、彷徨过,在爱情的荆棘丛中辗转反侧。但最终,她选择了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用她自己的话说,人活一世,就是要活得洒脱一点,不能太过计较得失。 如今的廖学秋,已经不再执著于爱情和婚姻。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事业中,在银幕上绽放着熠熠光彩。从《潘金莲新传》的风情万种,到《杨贵妃》的绝代风华,再到《宝贝计划》的慈母辛劳,廖学秋用她的演技诠释了女性的千姿百态。 人到中年,廖学秋的戏路也发生了转变。她不再执著于出演年轻貌美的女主角,而是开始塑造一些成熟女性的形象。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她出演了女主角的母亲,用细腻入微的表演刻画了一个普通母亲的喜怒哀乐。 廖学秋常说,演员就像是一个万能的容器,要学会揣摩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入戏很深,常常在拍戏时情不自禁地落泪。但廖学秋从不用自己的情绪去干扰对手戏,她总是很快地调整状态,投入到下一场戏中。
1979年,廖学秋在外拍戏6个月,想提前回家,给老公一个惊喜,没想到一推门,一个
熹然说历史
2025-02-23 22:12:42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