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中国的猪五千多年都是黑色,变成白猪也就几十年的时间,猪肉的味道也变差不少

小单单说社会 2025-02-24 15:16:06

冷知识:中国的猪五千多年都是黑色,变成白猪也就几十年的时间,猪肉的味道也变差不少。1962年有一个戏曲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面的猪八戒是纯黑色的外表,因为那时候的中国人还没白猪的概念,到了八十年代拍摄《西游记》的时候,猪八戒已经变成白白胖胖的样子了。

老话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菽,六畜指的是马、牛、羊、鸡、犬(狗)、豕(猪)。咱们的老祖宗早在远古时期就养猪,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土文物里有很多猪的造型,红山遗址中也有玉猪的造型,汉字里的“家”,下面就是豕字,能养猪的地方就是家,可见猪有多重要。

但咱们养的猪,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黑色的,然而这一延续五千年的传统在短短几十年间被颠覆。1950年代,中国首次从苏联引进“大白猪”;六七十年代,英国约克夏猪、丹麦长白猪等白色猪种大规模引入,这些“洋白猪”凭借惊人的生长速度(5个月即可出栏,体重达200-300斤)和瘦肉率(60%以上),迅速取代了生长周期长达1年、肥肉占比高的本土黑猪,八十年代,白猪已占据中国猪肉市场的90%以上,黑猪几近绝迹。

八十年代能吃上肉就算条件相当好了,谁又会在乎那点口感上的差别。现代的人对味道口感要求高,也难怪会发出来“现在的猪肉,怎么吃都不香了”的感叹。

猪肉不好吃不是错觉,是真实的,相信现在很多人也能吃出来不同猪肉品种的味道差异,毕竟1年多才出栏的猪,风味积累一定比5个月出栏的猪要好很多。

其实很多菜也受影响,比如四川的名菜回锅肉,过去是要求炒成“灯盏窝”的形态,现在的厨师怎么也炒不出来,就是因为白猪肉因缺乏油脂,翻炒后易干硬造成的。

不过现在还好,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一些国产黑猪进行了保护,如浙江金华两头乌、山东里岔黑猪等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毕竟,食物的价值,从来不止于饱腹——它承载着文化认同与集体记忆,而守护黑猪,便是守护中国人“家的味道”。

0 阅读:0
小单单说社会

小单单说社会

小单单说社会,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