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着国债供需的机制
如果国债供给大于需求,即国债发行规模过大而买家不够的话,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收益率上升。
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因为很多pension fund一类的大机构用债券作为抵押资产投资衍生品,一旦债券价格下降,大机构就要要么出售手上更多的国债补保证金,形成死亡螺旋;要么出售衍生品,造成市场闪崩。极端行情的时候所有市场都会跟随。如果短时间内控制不住,所有对标国债的利率都会飙升,造成类似2008年的危机。
为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央行出面填补空缺的需求,稳住价格和收益率。央行用来购买的钱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这就会释放流动性,推升通胀。类似2020年和2021年;
- 目前的债务规模
2025年年底附近有巨额的债券再融资,规模达到美国GDP的7%,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来还之前的利息。显然没有足够的买家购买这么大规模的债券。不得不面对第一条的问题;
- 上届政府的应对:短债
在名义上的紧缩周期,出现了SVB倒闭的事件,揭示了流动性不足带来的危机。耶伦领导的财政部发了大量短债。这样在保住了长债的价格和收益率的前提下,给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但是短债收益率飙升,收益率曲线被扭曲。
这样做的后果是,6个月和一年的期限正在陆续到期,贝森特现在就要面对偿还这些短债的再融资问题。这就对供给端的负担来说,雪上加霜;
发短债是非常不谨慎的财政政策。贝森特大概率会被逼着继续发长债;
- 特朗普的应对1: DOGE
DOGE的目的就是通过缩减政府支出来缩减债务规模。正常情况下,5年缩减一万亿美元是合理的。目前看来马斯克希望在一年内完成。这会造成衰退。即便成功,仍然不足以解决问题;
- 特朗普的应对2: 逼迫潜在买家购买国债
特朗普用关税等手段逼迫诸如加拿大和墨西哥央行之类的买家购买美国国债。在短期,这改变了供需,提高了长债的价格,压低了国债收益率。
但这可持续吗?显然不够;
- 特朗普的政策的效果:recession
关税也好,缩减开支也好,都指向recession。美股上恐慌情绪持续发酵。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特朗普想先挤破股市的泡沫,逼迫美联储降息。
很显然,削减政府开支也好,逼迫其他政府购买国债也好,都不足以解决未来几个月要面对的巨额再融资以及利息偿还问题。
如果美联储配合特朗普降息的话,尚且可以中和一部分削减开支造成的recession,减少利息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