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贵: 岁月深处的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承载着时代的记忆,熠熠生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11 野战医院,便是这样一处存在于许多人记忆深处的特殊所在。它不仅见证了一段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更在战火与和平中,用责任与爱心,守护着军民的生命与健康,书写了无数动人的篇章。 回溯往昔,511 医院起源于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争年代,为志愿军的医疗保障立下过汗马功劳。那时,战场上硝烟弥漫,511 医院凭借着专业的医疗设备,过硬的医术医护力量,秉持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将无数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9 年苏联在我国东北边境制造了 震惊中外的“珍宝岛” 事件。从此,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并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甚至扬言要对我国实施 “外科手术” 式核打击。 我国政府运筹帷幄,从容应对,备战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宁夏作为中国北方靠近边境的内陆省份,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设立野战医院的理想之地。于是,军、地迅速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511 野战医院在宁夏大地应运而生。医院起初临时设立在吴忠市金积镇董府内,1972 年整体搬迁至新落成的中宁古城七星渠畔。 杞乡中宁,北有贺兰山与黄河两道天然屏障,南有绵延不绝的丘岭山脉,且交通方便,四通八达,自古就是军事屯兵的战略重镇,在一定程度上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军事行动。 投入运营的 511 野战医院,心怀大爱,不仅为部队服务,还将大爱撒向地方百姓,服务范围辐射同心、中卫等周边地带。医院凭借精湛的医术为当地群众诊治医病,且收费低廉。还积极开展医护培训工作,为缺医少药的农村医疗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它与当时的中宁县人民医院、解放军第 62 师师部医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守护着当地军民的身心健康。 我曾与这所医院有着一段难忘的交集。那时,我时常被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的症状所困扰,于是前往 5就医。负责收治我的是一位年约 40 岁左右的董姓军医。他高大挺拔,身着白大褂,里面的戎装整洁笔挺,显得十分英俊。他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借助专业的检测设备,通过腰部穿刺抽取骨髓检验造血功能,很快就查明确定了我的病因。 原来,在我8岁那年,过年时家里割了几斤猪肉,膘肥达三四指厚。妈妈炒上后,长时间没吃荤腥的我就抢着吃,因我小其他人也都让着我。可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待见所有荤腥了,吃下就呕吐,就和炒过荤腥的锅也排斥,妈妈说是那次吃肉把我吃住了,她想了很多法子医捂,都不管用。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每当吃荤腥时妈妈就给我开另灶。在校和回乡外出吃大锅饭时,难得吃上几顿荤腥,每次荤菜打来时,我总是先把饭菜里所有的肉片挑拣给别人,然后才硬着头皮勉强吃下(至今还是不吃肥肉和鸡肉)。再加上那些年家境贫寒,物资匮乏,食物单一,长期下来,导致我患上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性贫血。 董军医把我叫到诊室,目光中满是关切。他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这病啊,都是不好好吃东西造成的。现在你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营养跟不上那怎么能行啊。” 随后,他为我制定了药疗和食补同步进行的治疗方案。每餐荤素搭配,其中素菜以富含铁元素的菠菜炒鸡蛋为主,每顿饭菜都会由护士按时送到病房,监督我吃下,还给我输补了几百毫升的新鲜血液。经过近一个月的悉心治疗,我的血色素从入院时的 8 点几提升到了 12 点多,其他各项身体指标也逐渐好转回升。出院时,他再三叮嘱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吃东西,千万别再挑食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月,511 医院与当地人民相互交融,军民鱼水情深。医院里,时常能看到医护人员耐心为群众诊护的身影。地方政府和人民也对医院的工作十分支持,关怀备至,县政府常到驻地慰问,军地医院间还进行学术交流,有疑难杂症时进行医术人员会诊借调。这种深厚的军民情谊,是那个时代独有的暖阳。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 80 年代,随着中美、中苏关系逐步改善,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百万大裁军的历史进程中,解放军第 511 医院也走完了它光辉的历程。医院建筑被中国石油收购,变成了长庆石油管道局。 尽管如今它已不在几十年了,但那些关于它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它见证了战争与和平,承载了军民的深厚情谊,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谱写下了一曲拥军爱民,鱼水情深的动人赞歌。
张福贵: 岁月深处的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
杨森林文化
2025-03-10 09:3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