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为何失眠高发?中医如何调理】中医养生说国医的精诚力量 春暖花开之际,本该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许多人却陷入了“越睡越累”“辗转难眠”的困境。为何春季失眠高发?又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重拾安稳睡眠?今天小编将从中医视角出发,带您深入解读春季失眠的成因,并为您提供温暖实用的调养之道,助您在这个春天睡个好觉,拥抱健康与活力。
一、春季失眠的三大推手
1.肝气不舒,阴阳失衡
中医认为“春应肝而养生”,春季肝气升发旺盛。若情绪压力大、作息紊乱,易致肝气郁结或肝火上炎,扰乱心神,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症状。
2. 气候多变,卫气失调
春季气候多变,易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卫气(防御之气)调节能力下降,进而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状态,表现为白天困倦、夜间清醒。
3. 过敏高发,暗耗气血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容易引发鼻塞、皮肤瘙痒,间接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形成“越累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
二、中医辨证调失眠:三类人群对症方案
1. 肝火扰心型
特征: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
茶饮:菊花决明子茶(菊花5g、炒决明子10g)
穴位:按压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
2. 心脾两虚型
特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食欲不振
食疗:桂圆红枣小米粥(桂圆10颗、红枣5枚、小米50g)
艾灸:神阙穴(肚脐)、足三里穴
3. 痰热内扰型
特征:头重胸闷、痰多口黏、舌苔黄腻
代茶饮:陈皮竹茹茶(陈皮6g、竹茹5g)
运动:晨起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
三、春季安眠三部曲
1. 子午觉养阴阳
午时(11:00-13:00)小憩20分钟补心气子时(23:00-1:00)前入睡,养护肝胆 。
2. 饮食“少酸增甘”
减少山楂、柠檬等酸涩食物,多吃山药、南瓜、百合等甘味食材,健脾柔肝。
3. 情志疏泄法
晨起拍打肝经(双腿内侧中线),傍晚散步时练习“嘘”字诀疏肝气 。
※特别提醒:若出现持续4周以上失眠,伴日间功能损害(如注意力下降、情绪低落),建议及时至心理睡眠专科就诊。春眠本应润物无声,莫让失眠误了春光。科学调养,让身心与春天同频共振。文中所涉方药需经中医师辨证使用,个体化调理效果更佳。(来源:摘自广东省中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