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什么样的朋友叫“至友” 读明朝人魏禧《复六松书》,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爱奔走的寒号鸟 2025-03-22 21:12:48

读书笔记:什么样的朋友叫“至友” 读明朝人魏禧《复六松书》,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登高望远,辄怆然涕下,有子昂之叹。吾辈德业相勖,无儿女态,然气谊所结,自有一段贯金石、射日月、齐生死、诚一专精、不可磨灭之处。此在千百年后,犹得而想见之,况指顾数十年之间耶!仆于天性骨肉中,颇不可解。外此则一腔热血,亦欲一用,非用于君,则用于友。悠悠泛泛,无所用之,又安能禁宝剑沉埋之恨?仆所以期待二三至友者,颇不以世人所谓遂足相许。 这一段话,如果逐句翻译,恐怕不好理解,而且有违原意。但是可以把整段话的意思概括的解释一下。魏禧说,我每次登高望远,都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慨然。然而我的朋友们已经先后辞世。我们这一辈人,品德与功业相似。都是英雄豪杰没有世间小儿女之情。意气相投,朋友之交可以达到情贯金石、意达日月、同死生的程度。这样的朋友情谊,可以流传千古而不能磨灭。何况这是当下的事情呢?!我除了对于骨肉亲情特别关注以外,自己的一腔热血或者用于国家,或者用在朋友身上。如果无处可用,那么难免有宝剑空埋的遗恨了。我之所以特别期待有二三个知心朋友,这样的朋友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也不是轻易结交的朋友可以成为“至友”的。 朋友的含义非常广泛,这里不去一一举例。孔子说“知我者,二三子”,是文中“二三至友”的来历。连弟子满天下的孔子都说,知道我、了解我的人只有两三个罢了。可见相识容易而相知之难。尤其是,能够有世界观价值观一致,兴趣意气相投,更能情同生死的非血缘关系的朋友,如此方可叫做“至友”。 客观地说,这样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清人徐时栋在《烟雨楼笔记》中记载,后被鲁迅书赠瞿秋白的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也是同样的意思。 读书2025(3) 2025年3月22日灯下随笔

0 阅读:2
爱奔走的寒号鸟

爱奔走的寒号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