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演员梁天在北京开了一家饭店,装修花了100多万,刚开业的时候,请朋友

先锋谷影视娱评吖 2025-03-29 15:25:44

2010年,演员梁天在北京开了一家饭店,装修花了100多万,刚开业的时候,请朋友们免费试吃了3个月,结果亏损40w。葛优出了3招,饭店立刻扭亏为盈。

梁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从小,他便在父母的熏陶下,对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时期,梁天不仅是学术上的佼佼者,更是学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展示出卓越的组织能力和艺术才华。1977年,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社会的责任感,梁天毅然参军,加入了军队的文艺汇演队。在连队的演出中,他不仅精通快板、相声等传统表演形式,还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逐步萌生了成为专业演员的念头。 不久之后,梁天被调往师宣传队,与后来著名导演冯小刚成为战友。在这里,他不仅深化了自己的表演技巧,还通过与冯小刚的合作,拓宽了对影视创作的理解和视野。这段时间,梁天不断磨练自己的表演能力,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将个人的艺术梦想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1985年,命运的转折点悄然降临。中央电视台的赖淑君导演因工作需要来到梁天的家中做客,梁天的母亲借此机会毛遂自荐,推荐梁天参与当时正在筹拍的电视剧《春泥》。尽管只是一个小角色,梁天却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顺利进入剧组。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梁天逐渐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随着《春泥》的播出,更多导演和制片人开始注意到这位年轻演员,纷纷邀请他参与更多的影视作品。 与此同时,梁天并未完全放下工厂的工作,而是选择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在演艺事业上不断突破自己。这种双重身份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也让他在不同的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为日后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 在《我爱我家》播至第40集时,梁天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剧组的拍摄工作,与好友葛优、谢园共同创立了“好来西”影视公司。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他从演员向制片人、导演的转型,也展示了他对影视事业的深远规划和雄心壮志。同年,“好来西”公司投资制作了首部电影《天生胆小》,由梁天、葛优、谢园共同主演。影片凭借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出色的演技,荣获了第五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奠定了“好来西”在中国独立电影界的地位。 2010年,在好友曾志伟的启发下,梁天决定涉足餐饮行业。他在北京东四环的黄金地段租下一处门面,斥资百万装修,开了一家名为"梁家菜"的餐馆。开业之初,梁天喜气洋洋,请了不少圈内好友来捧场,大伙都对他的创业之举表示祝福和支持。 然而,好景不长。"梁家菜"开业头三个月,梁天便请了不少圈内好友来店里吃饭,这其中既有昔日的老搭档陈佩斯、关凌,也有多年的好兄弟张国立、谢园等。面对这些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梁天一时兴起,提出免单招待。 就这样,一顿又一顿的免费试吃持续了三个月之久。偶尔有客人主动要求买单,梁天也会笑呵呵地打个折,甚至直接请客。一来二去,餐馆的营业额远远跟不上支出,眼看着就要入不敷出了。 直到赵本山也来店里吃过饭,盛赞梁天的手艺,梁天才惊觉事态的严重性。他赶紧找出账本一算,这才三个月,餐馆已经亏损了40多万!这笔钱,放在小城市里都够买套房了。而对于多年未接戏的梁天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眼看餐馆濒临倒闭,梁天只好求助于友人。他先是向赵本山吐了一通苦水,抱怨照这样下去,餐馆肯定撑不了多久。赵本山思忖片刻,给梁天出了个主意:首先,梁天本人要避免直接参与具体经营,尤其是收银、待客等容易"动感情"的环节。这些工作,最好交给职业店长打理。 其次,餐馆要尽快走出明星效应的窠臼,多招揽一些普通食客。赵本山特意建议梁天聘请年轻貌美的女服务员,最好还能穿上性感的旗袍制服,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这一招虽然有些投机取巧,但在迅速扩大客源方面,收效却是立竿见影。 最后,赵本山告诉梁天,餐饮行业利润的一大来源,就是团体订餐。 剧组盒饭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梁天在娱乐圈里人脉广,完全可以利用这层关系,去争取一些影视剧组的长期订单。只要能搭上一两个大制作,营业额就有望迅速提升。 梁天听罢,连连点头。他意识到,之前自己确实过于重感情而轻经营,才导致餐馆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有了赵本山等人的指点,梁天很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请来职业店长坐镇,实行明码标价;又招募了一批身材火辣的女服务员,给餐馆增添了不少人气。 这些举措很快见效。不出半年,梁天的餐馆便扭亏为盈,甚至还小赚了一笔。40万元的亏空也在一年内全部补上。如今,梁天虽然不用再亲自坐镇餐馆,但每天依然能躺着数钱,过上了惬意的日子。

0 阅读:75
先锋谷影视娱评吖

先锋谷影视娱评吖

影视人,评说影视,解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