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被戴笠圈养3年的胡蝶,和结婚11年的丈夫离婚,然后嫁给戴笠。不料,协议刚签完,戴笠就去世了。死讯传来的第二天,前夫带着孩子找上门:“骗子!跟我回家。” 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了一项以“鼓励女明星进取心,推动电影发展”为宗旨的评选活动,旨在选出电影皇后。胡蝶在16岁那年,随家人回到上海,同年秋天,她因为参演了电影《孤儿救祖记》而与戏剧结缘。不久后,她便进入了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学习。 1924年,中华电影学校的招生考试吸引了上千人报名。胡蝶凭借她的独特气质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她巧妙地梳了一个横S发型,左襟别上一朵大花,长长的耳坠从耳垂垂下,复古的打扮使她在密集的考生中显得格外突出。最终,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中华电影学校的第一期学生,并且是唯一一期学生。她在这里学习了影剧概论、电影行政、西洋近代戏剧史等多门课程,还学习了导演、化妆、舞蹈、唱歌等技能,甚至包括骑马和开车等电影明星的必备技巧。 胡蝶的背景相当优越,她的父亲曾担任京奉铁路的总稽查,母亲则是大户人家小姐。胡蝶从小便随着父亲在天津、广州和北京等地生活,这使得她不仅能说普通话,还能流利地讲粤语和上海话。 在1933年的“电影皇后”评选中,胡蝶的票数遥遥领先,最终以21334票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接下来的时间里,胡蝶接连获得了其他多个奖项,包括英商中国肥皂公司举办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竞选”第一名和“1934年中国电影皇后竞选”的冠军,成为了三连冠的得主。 说起胡蝶与潘有声,两人可谓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十一年间,夫妻恩爱,儿女绕膝,日子虽不算富足,但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谁曾想,戴笠的出现,打破了这对恩爱夫妻的平静生活。戴笠是黑帮大佬出身,靠着权谋和手段爬上了高位。他生性多疑善变,手段残忍,却偏偏对胡蝶情根深种。早在胡蝶还是个籍籍无名的小演员时,戴笠就在电影院里见过她,从此对她念念不忘。 当戴笠权倾一时,做了大官之后,先是以公事为名,把她的丈夫潘有声支开,把胡蝶软禁在自己的私宅里。接着又是金钱收买,威逼利诱,逼迫胡蝶就范。胡蝶身不由己,为了保全潘有声和孩子们的性命,只能委曲求全,任凭戴笠摆布。 转折出现在1946年,戴笠第二次求婚的时候。胡蝶知道,若想彻底摆脱这个魔掌,保全所爱之人,唯有迎合戴笠,做个名正言顺的 "太太"。她狠下心来,对潘有声说了狠话,逼他签下了离婚协议。胡蝶心如刀割,潘有声更是叹息不已。但谁也没想到,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就在婚约签订没多久,戴笠竟因飞机失事去世了! 消息传来,胡蝶一时竟不知是喜是悲。欣喜的是,戴笠死了,自己终于获得了解脱;悲伤的是,自己已与相爱多年的丈夫反目成仇,今后又该何去何从?死讯传来的第二天,潘有声带着一双儿女,找到了胡蝶的住处。“骗子!跟我回家。” "可是我......"胡蝶泣不成声,为自己曾经的绝情懊悔不已。"别说了,我都明白。"潘有声紧紧拥住胡蝶, "往后的日子,我会给你和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再也不让你们受一丝委屈。" 1935年,苏联举办了莫斯科电影节,以纪念苏联电影诞生15周年。胡蝶作为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电影演员,受邀携带《姊妹花》与《渔光曲》等影片赴莫斯科参与此次活动。然而,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国的局势急剧恶化。11月12日,上海陷落,明星影片公司被战火摧毁,胡蝶和家人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香港。1940年2月11日,胡蝶与王乃东一同主演的古装爱情片《绝代佳人》在中国大陆上映。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紧接着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中国在四年多的抗日战争后,于12月9日正式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胡蝶和其他名人如梅兰芳等,均身处香港。胡蝶在写回忆录时提到,香港沦陷后,她和家人又在香港居住了接近一年。 到了1942年8月,胡蝶和家人不得不逃离香港,抵达广东曲江(韶关)。胡蝶在回忆录中详细描述了这次艰难的逃亡经历:“有一天清晨,我们全家假装去走亲戚,悄悄地走出了家门。由游击队的成员带路,我们避开了人多的地方。那时的香港远没有今天的繁荣,出入并不需要通行证。我们步行穿越荒野和崎岖的山路,两个孩子由游击队安排的人用箩筐挑着,我和丈夫则步行。走了一整天,我的脚底起了泡,因为路途艰难,途中我们在一个小饭馆停下来吃饭,虽然盘碗粗糙,饭菜简单,但却特别可口。终于,我们到达了广东惠阳,从那里乘车前往韶关。在惠阳,我们向游击队支付了三千元港币,感谢他们的帮助。” 1944年8月,胡蝶受邀参加电影《建国之路》的拍摄。然而,在桂林拍摄外景时,外景队遭遇了日军最猛烈的湘桂总攻击,所有器材被毁,拍摄团队在逃难的百姓中艰难穿行,直到年底才返回重庆。
1958年,71岁的蒋介石终于答应见张学良。11月23日下午17时左右,在大溪,
【5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