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 第二季于2025年3月8日播出第十期(即收官之作),主题聚焦于中国科学院的前沿科研工作与环保实践,通过明星嘉宾的深度体验传递生态保护理念。以下是该期节目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1. 真菌的环保应用探索
真菌造纸术:胡歌、陈龙在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体验用不同真菌制作纸张的过程,例如灵芝纸、平菇菌丝花盆等。科研人员强调,真菌不仅可食用,还具有濒危物种保护价值,需通过科学手段挖掘其生态潜力。
塑料降解技术:节目展示了中科院开发的“酶催化”技术,通过从垃圾场土壤中提取微生物并分离PET降解酶,实现塑料垃圾的高效分解与循环利用。胡歌、陈龙参与实验操作,直观感受科技对环保的推动作用。
2. 标本馆的生态启示
镇馆之宝与生命教育: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收藏了超千万号标本,包括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钩纹皮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等。标本不仅承载科研价值,还成为物种保护的“生命档案”。例如,朱鹮标本曾帮助科学家在1981年重新发现野外存活种群,从7只繁衍至如今的上万只,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范。
明星致歉片段:胡歌、陈龙面对虎皮、金雕等标本时,因反思影视作品中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如“打虎射雕”情节),向镜头鞠躬致歉,引发观众对生命敬畏的共鸣。
3. 科学手绘与自然哲学
《中国国家地理》手绘艺术:节目组探访杂志社,插画师指导嘉宾绘制银杏叶并对比实物,揭示叶脉走向的科学规律。通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传递“一花一世界”的自然哲学。
环保理念思辨:社长李栓科提出“全球变暖对部分区域或为福音”“沙尘暴的生态作用”等反常识观点,激发观众重新审视环保议题的复杂性与辩证性。
4. 节目影响力与社会反响
收视与传播数据:该期节目刷新第二季收视峰值,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2.8亿次,短视频播阅量超5.8亿次,连续10周位居卫视专题节目榜首。
环保行动延伸:节目通过“昆虫酒店”“酶催化技术”等案例,推动公众从了解转向实践,例如锦江酒店推广的“减塑行动”和“零废弃”理念已落地全国多家门店。
5. 嘉宾的环保感悟
胡歌在收官感言中表示:“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自觉”,并提到未来计划参与更多基层环保项目。陈龙则反思自身对自然的认知局限,称“标本让我意识到生命的沉重与珍贵”。
总结:第十期以科学为纽带,将实验室成果与生态保护实践紧密结合,既展现中国科研实力,也通过明星的“破防时刻”引发大众情感共鸣,完成从“了解”到“行动”的环保理念闭环。节目收官后,相关话题持续发酵,成为2025年现象级环保纪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