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李嘉诚----商人逐利与家国情怀:在时代浪潮中寻找平衡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霓虹灯下,一艘艘货轮正将中国制造运往全球。这繁荣景象背后,是无数企业家与国家命运的交织。当李嘉诚家族43个海外港口交易引发热议时,我们不得不思考:商人逐利与家国情怀,究竟该如何平衡? 一、商业文明的本质是价值创造 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现代航运的汽笛,商人始终是文明交流的使者。李嘉诚信奉"商者无域"的经营哲学,在全球布局港口网络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的全球流通。这种商业冒险精神,与近代晋商票号汇兑天下、徽商盐业行销南北的开拓精神一脉相承。 数据显示,和记黄埔港口集团管理着全球52个港口,2024年处理集装箱超过1.2亿标箱。这些商业网络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载体。正如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所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 二、家国情怀是商业文明的基石 但商业文明从来不是空中楼阁。1947年,荣氏家族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厂,在民族工业危亡之际撑起中国纺织业半边天;1984年,霍英东投资建设白天鹅宾馆,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这些商业巨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成就,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审查程序时,这不仅是对商业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国家安全底线的坚守。就像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榷茶法",古代政府对重要商品的管控,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经济命脉。在全球化时代,这种监管更具战略意义。 三、寻找新时代的平衡点 曹德旺在福耀玻璃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这种信念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启示我们: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应该是商业智慧与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 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明代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既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也带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将实业救国理念付诸实践。这些案例证明,商业与国家利益并非天然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共生共荣的路径。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家正在书写新的传奇。当我们讨论李嘉诚的商业决策时,不应陷入非此即彼的争论,而应思考如何在市场规律与国家战略之间搭建桥梁。毕竟,只有根系深植于祖国大地,商业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只有始终心怀家国情怀,企业家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把握航向。这或许就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商人的历史使命。
点评李嘉诚----商人逐利与家国情怀:在时代浪潮中寻找平衡 香港维多利亚港的
正心明道
2025-03-30 14:00: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