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场景,一个连的战士全部牺牲后,12名俘虏

平原隐者吖 2025-03-31 10:29:00

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场景,一个连的战士全部牺牲后,12名俘虏竟然拿起枪,在连指导员带领下继续战斗,坚持了10多个小时......   1948年末,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守军在徐州附近被打得节节败退。陈庚将军对宜将剩勇追穷寇,指挥军队对最难啃的硬骨头----敌军“李围子”阵地发起了总攻。   “李围子”阵地是国民党黄维兵团的核心阵地,这个阵地处于交通要塞,对敌我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这一年的12月初,我军向这一阵地发起看了强大攻势。   按照总指挥陈庚的安排,我军先用远程火炮对“李围子”进行远程打击,让敌人的步兵无法组织反击,在这种前提下,我军的步兵开始迅速向前推进。敌人前线一个连的兵力被我军全部歼灭,另外还活捉了12名俘虏,阵地争夺战的开始,我军大获全胜。   随着双方的步兵的狭路相逢,我军的远程火炮停止了射击。   敌军利用这个空档,开始组织军队大规模的反击。   此时,我军四纵队六连冲锋在前,和后续部队距离逐渐拉大。也就是说,在一线作战的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在敌人的强力的反击下,六连官兵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最终,因为敌我数量上的差距过于悬殊,全连官兵死伤惨重。没办法,连长只好带领幸存的战士,以及12名俘虏,退守在一处碉堡内,继续阻击敌人。   发现了我军人数上的劣势之后,敌人的气焰愈发嚣张起来。他们利用坦克炮火阻止我方部队的增援,致使六连将士始终处于孤军作战的状态。   这让战场上的攻守局面瞬间发生了变化,冲锋在前的六连将士陷入了异常被动之中,但是,他们在连长和指导员的带领下,与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有效地打退了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敌人伤亡人数在不断地攀升。   气急败坏的黄维兵团久攻不下后,干脆用上了火焰弹和毒气弹,这令六连伤亡惨重,多数战士被毒气熏晕后,被大火活活烧死。   指导员刘拴牛昏迷之中被震耳欲聋的炮声惊醒,并逐渐清醒过来,他看见周围熊熊燃烧的火焰和已经牺牲的战友。   此时,他意识到碉堡内只剩下了他自己以及12名敌军的俘虏。   自己既要面对敌人的进攻,又要看管俘虏,刘拴牛被难住了。   情急之下,做思想工作出身的刘拴牛把12名俘虏叫到跟前,对他们讲明了共产党是为谁打天下,以及我军对待俘虏的政策。敌军俘虏被俘期间,我军并没有难为他们,再加上被俘期间,他们看到了共产党的军队锲而不舍的战斗精神,以及战友之间的舍生忘死团结互助。   不知他们是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所感染,还是想到了自己在国民党部队曾经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这些俘虏竟然在刘拴牛的劝导下,临阵归顺了我军,他们拿起武器加入到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   就这样,指导员刘拴牛带领敌军的12名俘虏继续对敌人进行阻击,坚守阵地长达数十个小时,为我军的军队调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陈赓司令员率领四纵队迂回包抄,运动到了黄维兵团的后方,再次发起了进攻,造成黄维兵团首尾难顾,彻底败下阵来。“李围子”阵地失守,也标志着淮海战役的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后来,刘拴牛事迹在部队传开,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队部的旅长和指导员亲自来到六连慰问全体官兵。此时的12名俘虏也正是成为了解放军战士,和刘拴牛一道受到了嘉奖。   淮海战役结束后,四纵队司令员陈赓在全员的总结表彰会上,夸赞刘拴牛是孤胆英雄,优秀的连队指导员,并授予了他“孤胆英雄”锦旗。  

0 阅读:8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