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游明十三陵,当来到明成祖的长陵时,为什么要让人代他向朱棣鞠一个

平原隐者吖 2025-03-31 10:33:39

1954年,毛主席游明十三陵,当来到明成祖的长陵时,为什么要让人代他向朱棣鞠一个躬呢?   1954年4月,程潜,程星龄等人陪同毛主席一同游览明朝十三陵。程潜知道毛主席比较喜欢小孩子,就带着自己的女儿程熙一起陪着毛主席游览十三陵,想着在游览途中能增加点乐趣。   果然正如程潜所想,毛主席见到程熙十分的高兴。程熙也是精灵古怪,毛爷爷这个称呼都不离口,这让毛主席的兴致特别高。一路上不停的给大家讲十三陵与明朝的奇闻轶事。   在明朝上下二百来年的时间里,出了几十位皇帝。其中最让毛主席敬重的只有两位,那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统中原的明太祖朱元璋与开疆扩土五征漠北的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的身世十分的凄苦。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开始了要饭的生活,后来为了生活做过苦役,和尚等活计,但都因为元朝的苛政无法生活下去。这让朱元璋意识到,要想活命只有推翻外族的统治,建立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朝廷。   于是他揭竿起义,征讨暴元的统治。在讨伐的路上,诸如常遇春、徐达、刘伯温等猛将谋士被他感染,加入了他的队伍。最终朱元璋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与雄浑的魄力,从一个讨饭的人成了明朝的开过皇帝。   人都说,坐上高位之后就会忘记自己的初衷。朱元璋并没有这样,他坐上皇帝的位置之后并没有开始自己享受的生活。因为自己是农民出身,又经历了朝廷的暴政,他自然知道老百姓的辛苦。   于是,朱元璋登机称帝之后,多次颁发减免百姓赋税的政策,为的是让天下的老百姓有地可种,有饭可吃;同时朱元璋对待贪官酷吏十分的厌恶,对待这些官员的处罚十分严厉,更加保证了老百姓不会被这些官员欺压。   明成祖朱棣不是顺位继承皇位的,因此被儒家学者多为诟病,这也是朱棣的心病之一。朱棣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相反,他十分的励精图治,他爬冰卧雪,宵衣旰食五证漠北,保证了明朝北方的安定。   他曾经对自己的后辈说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如果死在了马背上,就算史官对我不屑,但是也得对朕心存三分敬意。”这样一位马上天子,让明朝的在疆域海域还有影响力上达到了一个巅峰。   朱棣不仅武治了边疆,在朝政上文治也十分的擅长。他选用良臣组成内阁辅佐朝政,让朝堂清明。同时,他还命令文官编撰千古奇书《永乐大典》,正是因为这样文治武功双全的皇帝,朱棣才被毛主席所敬重。   看到明朝的两位励志的帝王,毛主席也想起了自己这波澜壮阔的一生。   毛主席也是出身平民之家,正值国家动乱之际,外有侵略之敌,内部政治腐败混乱不堪,在社会底层的百姓每天都在水深火热中度过。这让他从心底里升起要为百姓们寻找一条活路的想法。   后来,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领导下。毛主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即使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因为这崇高的理想,还是吸引了一大批爱有志的国青年加入到了救国队伍中来。   他们不畏艰险,开拓创新把共产主义思想转变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他们的宣讲,让更多的国人从混沌中觉醒了过来。让更多的劳苦大众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侵略反抗强权,为了建立新中国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更加注重国家的安全与老百姓的生活。不仅让国家拥有了原子弹、氢弹这样的国之重器;对待农业也是十分的在意,鼓励百姓开荒进行农耕生产,完善农村医疗与养老事业,大大提高了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正是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让毛主席认为朱元璋与朱棣是真正担起了身为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担,也是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   所以当毛主席一行人来到朱棣陵墓前的时候,深深的感慨了起来。片刻过后,他让一直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小程熙代替自己去给朱棣鞠一个躬。   小程熙虽然不明白毛主席让她这么做的道理,但还是听话的跑到朱棣的墓前,乖巧的鞠了一个躬。同时用稚嫩的语气说道:“这是我替毛爷爷给你鞠躬的程熙。”一番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毛主席用这样一个鞠躬表示了一个新的国家当政者对另一个王朝的统治者的敬重。同时毛主席也想告诉之前的所有统治者,他们不必在为新中国担忧,因为现在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再也不会受到世界上来自任何地方的欺凌。  

0 阅读:203
平原隐者吖

平原隐者吖

人,在不在江湖,都会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