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其命运多舛、人生坎坷)的父亲。蔡邕较早提出书法九势,即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模鳞竖勒,这是他对书法行笔技巧的总结,右军永字八法好像是在此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我们现代人对书法“势”的理解更为直观和宽泛,简单来说就是气势!势是书法的神采、精神风貌以及生命力,包含有形的法则和无形的气韵,分为内势和外势,逆势和顺势,字势、笔势、体势和气韵之势。 那么,什么是因势生形呢?因势生形是书法的较高境界,是将字势、笔势、体势和气韵之势融合在一起的书写能力。在气韵整体统一的前提下,需要对字法、笔法和体法进行进一步的变形融合,字与字紧密相扣,穿插得当,纵横交错,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意在笔先,心定胆壮,合理运用有法与无法、整体与局部、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变与不变等对立统一的原则,自然书写,力求完美并达到作品大小章法的和谐统一。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坚持长期的书法实践锻炼,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因势生形”。 附行书,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一一摘自宋代宋祁作品《玉楼春•春景》。
越是高人结界越强
【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