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这行情看得人血压飙升啊!全球股市都在跳水,咱们A股也没能独善其身。作为手握血汗钱的散户,我太懂大家现在的心情了——账户绿得发慌,心里七上八下的。今天我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咱们该怎么看待这波下跌,接下来该怎么办。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今天全球市场确实惨烈。日经跌了3%,韩国股市直接崩了4%,连美股期货都吓绿了。咱们A股虽然早盘硬气了一波翻红,但午后又被砸下去,个股更是惨不忍睹。我看了下后台留言,好多人问:"不是说3月PMI数据回暖了吗?为啥还跌?""神秘资金到底来不来护盘?"别急,咱们一条条掰开了说。 先说第一个关键点:3月制造业PMI回升到50.5%,这明明是好消息啊!说明实体经济在回暖,企业日子好过点了。按理说这种数据出台,市场该高兴才对。可现实很骨感——大盘该跌还是跌。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三个字:情绪杀!现在整个市场都在担心两件事:一是月底业绩爆雷,二是特朗普说的"对等关税"。特别是后者,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也不知道4月2日靴子落地到底是利空出尽还是雪上加霜。 说到这个关税问题,我得跟大伙儿唠叨几句。高盛最近发报告说,如果美国真搞全面关税,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能飙到75%。这可不是吓唬人,去年咱们出口企业已经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全球资金都在避险,黄金都涨到历史新高了,说明大伙儿都在抢"安全资产"。不过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外资会不会从美股跑路,转而抄底咱们A股?毕竟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还有政策托底。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眼下谁都不敢赌,这才是市场最难受的地方——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利空。 再说说咱们A股自身的情况。今天虽然指数没崩,但个股跌得稀碎。特别是那些业绩预告不好的小票,简直是"跌妈不认"。这波下跌其实早有预兆:月初那波反弹,不少资金都是短线投机,现在到了月底业绩兑现的时候,自然要获利了结。再加上关税利空压顶,主力资金也在观望,市场自然就"跌麻了"。 不过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今天银行股表现挺硬气。为啥?周末不是出了补充银行资本金的政策吗?这说明管理层还是在给市场托底。而且从历史经验看,每次到了关键点位(比如3300点),总会有神秘力量出手护盘。今天午后虽然跳水,但尾盘又拉回来一点,说不定就是有资金在偷偷进场。但咱们散户千万别被这种波动带节奏,记住巴菲特那句话:"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说到护盘资金,我理解大伙儿的期待。就像去年10月那波,某队几次关键护盘让指数稳住了。但这次情况不同,现在不是单纯的资金博弈,而是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所以与其赌护盘资金什么时候出手,不如把眼光放长远。想想看,如果真等到4月2日关税落地,无论结果好坏,市场情绪都会出现拐点。好则利空出尽,坏则靴子落地再跌一波——但无论如何,总比现在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强。 这里给大伙儿算笔账:现在上证指数才跌到3300多点,相比去年高点还有段距离。但很多个股已经跌回2800点的位置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在杀估值,特别是那些高估值的小票。反过来看,那些业绩确定性高的蓝筹股反而抗跌。所以接下来选股策略要调整:把仓位往业绩确定性高的方向调,远离那些讲故事的公司。 再聊聊关税这事对咱们普通人的影响。很多人觉得这是国家大事,跟小散没关系。其实不然,出口企业日子难过,就会影响就业;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又会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但换个角度看,这也可能倒逼国内产业升级。就像当年加入WTO,虽然短期阵痛,但长期看反而加速了制造业升级。所以这次危机里,同样蕴藏着机会——比如国产替代、内需消费这些方向。 对于手里的股票,我有三点建议:第一,千万别在恐慌中割肉。现在市场流动性没问题,真要跌到3200点以下,后面反弹空间更大;第二,避免频繁操作。现在市场波动大,追涨杀跌很容易两边挨打;第三,重点关注一季报预增的公司。业绩才是硬道理,那些提前预告增长的,大概率能穿越这波下跌。 最后说说最关心的4月2日。现在全球市场都在屏息以待,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如果关税真的落地,短期肯定要承压,但中长期要看政策应对。就像2018年贸易战,当时觉得天要塌了,后来不也走出来了吗?关键是我们要看到政策工具箱里还有什么牌没出——比如降准降息、刺激消费、新基建等等。这些后手棋才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 作为散户,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管住手"。别被每天的涨跌牵着鼻子走,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本金。记住股市里有个铁律:牛市赚钱是运气,熊市不亏是实力。与其纠结短期波动,不如把眼光放远——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总结一下当前局势:全球市场风雨飘摇,A股也在强撑防线。关税靴子未落,资金都在观望。但危中有机,那些业绩扎实、估值合理的公司正在酝酿机会。
朋友们,今天这行情看得人血压飙升啊!全球股市都在跳水,咱们A股也没能独善其身。作
投龙快刀
2025-03-31 13:20: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