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中国人,日本才是我的家,我的体内流着日本的血,对不起,我不会再回到中国了

小博大史 2025-03-31 13:42:58

“我不是中国人,日本才是我的家,我的体内流着日本的血,对不起,我不会再回到中国了!”这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年的日本遗孤对他的中国养母说的话。 说完这番话后,他头也不回地离开。这一离开竟是永别,一直到养母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都没能再见上这个养育了几十年的孩子最后一面。   1945年,一个叫李秀荣的东北妇女在街头捡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这个孩子见到李秀荣的时候很是紧张,既不肯说话,还一个劲的发抖。   也许是看到李秀荣没有恶意,这个孩子终于还是开口说话了,但这一开口简直让李秀荣那段痛苦的记忆再次涌现出来,因为这个孩子竟然说着一口日语。李秀荣虽然没什么文化,但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的百姓,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一些日语发音的。   李秀荣的一些朋友、家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甚至有些人在这场战争中不幸牺牲。听到这孩子的日语,李秀荣仿佛一瞬间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她骨子里是痛恨日本人的,因此不愿与眼前的孩子有过多来往,但看着孩子脏兮兮的脸蛋和破旧的衣服,最终还是于心不忍,将他带回了家。   丈夫赵凤祥看到妻子买个菜的功夫居然带回来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心里还有些疑惑,李秀荣却率先介绍起了孩子的身份:“他应该是个日本人,我看他在路边太可怜了,随便给他点吃的吧。”   赵凤祥一听到这居然是个日本小孩,立刻就不乐意了。但在李秀荣的苦口婆心下,还是答应先给这个孩子弄点吃的。夫妻俩都是善良的人,虽然知道日本人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但始终认为这一切不该由这个孩子买单。最终,两人决定先暂时照顾这个孩子,或许过几天他的父母便会来寻亲了。   显然,赵凤祥夫妇还是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因为这个孩子的父母非但没有在短时间内来寻孩子,他们反而还因为收养了个日本孩子而受尽邻里的白眼,不少人在得知这个事情后,纷纷痛骂道“这就是个日本人的种,你居然还敢养他?我看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甚至有些邻里甚至还主张把这个孩子活活烧死泄愤。   李秀荣认识到,带着这个孩子在城内生活显然不太现实了。于是一家人最终搬到了乡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夫妻二人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赵连栋。   此后,二人不但叫赵连栋学习中文,还将他视如己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抚养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的光阴匆匆而过,赵连栋也在夫妻二人的抚养下茁壮成长。遗憾的是,他的亲生父母始终没有再来中国找过他。   但赵连栋却凭着一些儿时的记忆和流言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即便父母从来没有来中国寻过他,他还是决定启程前往日本找到亲生父母。   李秀荣得知他的想法后有些失落,但还是非常支持他找回亲生父母。1992年,在养父母的支持下,赵连栋就这样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路程。   赵连栋的寻亲之路远比常人意料之中的顺利。刚抵达日本的赵连栋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的民间寻亲组织,在寻亲组织的牵线搭桥下,赵连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原来,他的父亲并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日本军官。可想而知,他的亲生父亲手下到底有多少中国同胞的鲜血。但身在中国养在中国的的赵连栋对生父并未有丁点苛责,他向对方承诺:“我很快会认祖归宗!”   赵连栋很快便返回中国,此时的李秀荣夫妇还以为儿子当真是有情有义之辈,没有因为寻到了亲生父母就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赵连栋在返回中国的归途上就已经做好了在日本扎根的打算。   两年后,赵连栋再次向养父母提出要回日本一趟。这一次,他甚至带上了自己在中国的妻子和儿子,理由是希望自己的后人与亲生父母见上一面。   善良的李秀荣夫妇还是选择相信了儿子的话,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别竟然是永别。赵连栋这次前往日本后,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起初李秀荣还安慰自己,也许是赵连栋的亲生父母想留他多住几天。可几年的光阴很快匆匆而过,赵连栋却连一封信、一个电话都没有打来过。李秀荣虽然痛心,到底还是接受了儿子一去不复返的事实。   在李秀荣的心里,这个孩子已经是她的亲生儿子了。可信赵连栋是实打实的养不熟的白眼狼,几十年的恩情就这样被他抛诸脑后。      

0 阅读:32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