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的夫人漂亮有气质。1989年,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原配妻子申戈军去世,他伤心难过。1990年,经老朋友介绍,79岁的杨将军和55岁的石莉女士走在了一起。 申戈军那会儿还是个年轻老师,站在教室里,手里拿着一支粉笔,讲台上堆着几本书。她凝视着窗外缓缓飘过的乌云,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停了下来,转身对学生们说道:“我得去做一件大事。”没过多久,她就跑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候她就知道,这不是啥小决定,搞不好得搭上命,可她还是眼都不眨地去了。加入之后,她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整天忙着开会、跑腿、传消息,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村里人都说,这丫头身上有股劲儿,干啥都豁得出去。 后来,战火烧到了河南濮阳,杨得志带着队伍过来指导工作。这老哥是个硬汉,满脸风霜,走路带风。他跟申戈军碰上的时候,她正扛着药箱往阵地跑,满头大汗,衣服上全是泥。俩人也没多聊啥,就是眼神一对,就知道对方不是一般人。 战友们瞅着不对劲,嘿嘿一笑,跑去当月老,拉着他们凑一块儿。没多久,队伍里就传开了,说这俩人好上了,组织一拍板,行了,结吧。从那以后,申戈军跟杨得志就搭伙过日子,一块儿扛枪打仗,风里来雨里去,硬是走了半个多世纪。 可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申戈军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扔下杨得志一个人就走了。杨得志那阵子跟丢了魂似的,整天坐在屋里,盯着她留下的日记本发呆。桌上摆着她用过的茶缸,旁边还有本翻得边角发黄的书,他碰都不碰,就那么干坐着。 老战友李雪三看不下去了,拍着桌子说:“老杨,你得活下去啊!”杨得志没吭声,手抖着翻开日记,纸上全是她写的字。他试着自己做饭,手忙脚乱地把锅烧糊了,差点把房子点了。院子里夜深了,他就一个人坐着,嘴里嘀咕着啥,谁也听不清。 战友们合计了一下,得给老杨找个新伴儿,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他们想起了石莉。这姐们儿年轻时在文工团跳舞,人长得水灵,气质也好。 那时候她才十来岁,跟着团到前线演出,杨得志在台下指挥打仗,瞅了她一眼,从此以后就记住了那条飞起来的红绸子。多年后,石莉被拉到杨得志跟前,俩人对上眼,杨得志皱着眉说:“你们这是干啥?”石莉倒挺淡定,笑了笑,没说话。战友们使劲撮合,硬是把这俩人凑一块儿去了。 石莉嫁过来后,日子慢慢有了点人味儿。她给杨得志做饭,陪他遛弯,还收拾他那堆老物件。一次她翻出一件旧军装,袖口磨得全是毛边,拿起来抖了抖,灰尘呛得她咳嗽了好几声。她还跑去问老战友,掏出笔记本记下杨得志打仗的事儿,一本本攒下来。 她收拾东西时,手脚麻利,把那些发黄的照片一张张擦干净,军装叠得跟豆腐块似的。杨得志有时候看她忙活,嘴里不说啥,眼神却软了点。 有回石莉洗衣服,把申戈军留下的毛衣洗的缩了水,杨得志急了眼,吼道:“你咋这么不小心!”石莉愣了一下,放下手里的盆,没吭声就走开了。 过了一会儿,杨得志自己拎着那件毛衣,嘀咕着:“算了,也不是啥大事儿。”俩人没再提这茬儿,日子照样过。石莉后来还学会了擀面,给杨得志煮碗热乎乎的面条,俩人坐在桌子边,一声不吭的吃。慢慢地,杨得志脸上有了点笑模样,屋里也不再那么冷清了。 就这样,石莉陪着杨得志走到了最后。她把他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连那堆破旧的信都夹好放进抽屉。杨得志走的时候,桌上还摆着她刚擦过的照片,旁边是她叠好的军装。石莉站在屋里,看着空荡荡的椅子,拍了拍手,转身去烧水泡茶了。
杨得志的夫人漂亮有气质。1989年,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原配妻子申戈军去世,他伤心难
程培菁
2025-03-31 15:38:03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