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3味中药,活血化瘀 肠子里的息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痰湿瘀血‘沤’出来的! 在中医理论中,肠道以通为用。肠息肉的形成,多与痰湿、瘀血阻滞肠道有关。若长期得不到有效调理,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今天为大家介绍三味有助于改善肠息肉相关症状的中药。 1. 白术 —— 健脾强运,祛湿畅肠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能够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推动痰湿从肠道排出。在应用中,常取炒白术 6 - 12与茯苓 6 - 12煮水,早晚各饮用一杯,持续服用 20 天,既能健脾燥湿,又可理气宽肠。不过,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并不适宜使用白术。 2. 薏仁 —— 渗湿清热,清理肠道 薏仁甘淡微寒,归脾、肺、肾经,堪称 “三焦湿热的清道夫”。取薏仁 10 - 30,与赤小豆 10 - 20、山药 15 - 30炖汤,每周食用 3 次,可有效清除肠道湿热毒邪,改善黏液便的症状。但薏仁性微寒,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需谨慎服用。 3. 半枝莲 —— 解毒化瘀,散结消滞 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作用,是化瘀散结的良药。通常取半枝莲 15 - 30与黄芪 10 - 20煮水,攻补兼施,特别适合体虚的肠息肉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半枝莲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务必遵循医嘱,孕妇禁止使用。 白术、薏仁、半枝莲三味中药相互配合,分别从健脾、利湿、化瘀等方面发挥作用,助力肠道恢复通畅,维持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 但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存在差异,使用中药调理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有效。健康科普
肠息肉,3味中药,活血化瘀 肠子里的息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痰湿瘀血‘沤’出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3-31 16:41: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