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冯小刚和徐帆吃饭时,王宝强带一麻袋东西来了,冯小刚见状,直接红了眼,说:“宝强,你来真的?”随后,王宝强的一句话,让冯小刚夫妇百感交集。 冬日的北京,寒风刺骨。冯小刚和徐帆正在家中享用晚餐,突然门铃响起。打开门,冯小刚愣住了——王宝强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外,背上扛着一麻袋小米,手里还提着一筐大枣。"宝强,你来真的啊?"冯小刚惊讶地问道。 这一幕的背后,是王宝强漫长而艰辛的追梦之路。 1982年,王宝强出生在河北邢台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童年的他家境贫寒,常常穿着哥哥姐姐的旧衣服。6岁那年,一部电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点燃了小宝强心中的武术梦,他暗下决心要成为像李连杰那样的武打演员。 怀揣着这个梦想,年幼的王宝强只身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成为一名俗家弟子。六年的寺庙生活,他刻苦习武,从未放弃电影梦。然而当他天真地问师父:"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演电影啊?"师父的一句"不是会武功就能拍戏的"让他猛然醒悟——李连杰只是个"假和尚",电影和现实有着天壤之别。 15岁时,王宝强还俗回到家乡。但他的电影梦并未破灭。带着家里给的500元钱,他坐着拥挤的火车来到北京,开始了北漂生活。北京的现实远比他想象的残酷——群众演员太多,根本无人在意他的武术特长。 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身上起满了疙瘩;有时一天只能吃一个馒头,用水充饥;经常是吃了这顿没下顿。尽管亲友劝他回老家,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当家里的500元花完后,他曾向父母要过一次200元,但随后便发誓再不麻烦家人。他三年没回家过年,大年初五就去工地上班。曾经工作一个月挣了300元,却因为打碎别人的缸子赔掉了全部收入。 转机出现在2004年,他被选中出演电影《盲井》,挣到了2000元。他第一次给家里寄去1500元,并花100元买了一部二手手机开始"宣传自己"。虽然《盲井》让他获奖,但他仍然默默无闻,继续在工地打工度日。 直到冯小刚筹拍《天下无贼》时,为"傻根"角色四处寻觅合适人选。看过《盲井》后,冯导觉得王宝强很符合角色形象。当接到冯小刚的电话时,王宝强以为是骗子——"那么个大导演怎么会找我拍戏!" 经工友鼓励,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面试现场,眼前的景象让他傻了眼:偶像刘德华、葛优、刘若英、范伟都在现场。机会终于降临在这个坚持梦想的农村少年头上,王宝强凭借本色出演,拍摄格外顺利。 正是在《天下无贼》拍摄期间,他留意到冯小刚经常捂着肚子,关切地询问:"导演你怎么了?"得知冯导有胃病后,他承诺:"等拍完戏,我回老家给你带点小米,很养胃的!" "宝强,你来真的?"面对站在门口背着一麻袋小米、手提一筐大枣的王宝强,冯小刚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那是春节前的一个傍晚,冯小刚和徐帆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门铃响起。开门后,冯导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王宝强满头大汗,却笑得灿烂,身后是约100斤的小米和20斤的大枣。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王宝强憨厚地笑着,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您不是胃疼吗?这是我们老家的小米,特别好,新米,纯绿色食品,养胃!" 冯小刚连忙说:"你不用这么麻烦,我想吃自己从超市买就可以,你带的太多了!" 王宝强坚持道:"你在超市买不到这样的米。这是俺爹特意自己种的谷子,别人买不到的,你放心吃吧!" 这一幕让冯小刚夫妇百感交集。他们没想到王宝强会真的记得几个月前的一句承诺。那时在《天下无贼》片场,他只是随口关心了一下冯导的胃病,说要带家乡小米给他调养。冯小刚当时只是随口应了,没想到王宝强不仅记在心上,还真的千里迢迢把小米背来了。 "你的心比小米要重得多,"冯小刚感叹道,将手搭在王宝强的肩上,"你的诚实和善良,肯定会让你走得更远的。"他用赞赏与期盼的眼神望着这个年轻人,"宝强啊,我想你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很精彩的,这些小米我会好好享用的。" 王宝强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冯导,这是我力所能及的,您太抬举我了。"随后他鼓起勇气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我也是为了多一点的镜头,虽然我的水平不怎么样,但是我也是一个肯努力的人,我也很期待之后会有更多的机会出演你的电影。" 冯小刚看着他,眼中的喜色越来越多:"你可真够老实的,我会给你机会的,这是你自己应得的。" 王宝强听后两眼放光,深深鞠躬:"多谢冯导指点,我以后会更加的卖力!" 这一袋小米和一筐大枣,成了冯小刚和王宝强之间特殊情谊的开始。被王宝强的真诚打动,冯小刚和妻子徐帆决心帮助这个淳朴的年轻人。他们不仅在电影中给他更多表演机会,还积极为他介绍资源和人脉,帮助他摆脱"傻根"形象的束缚。
一次,冯小刚和徐帆吃饭时,王宝强带一麻袋东西来了,冯小刚见状,直接红了眼,说:“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3-31 22:4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