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彭老总被下放攀枝花,视察时发现当地女人没穿裤子大怒,公社干部解释:这是当地习惯!
“彭主任,老乡不允许我们进去,我们还是别进去吧!”公社干部不好意思的对彭老总说道。听到这话后,彭老总有些好奇,于是开玩笑的问老乡:“怎么,你这有金银财宝?”对此,老乡无奈苦笑:“哪里有那些东西,我是怕大家进去不方便。”
这番回复,顿时让彭老总摸不着头脑,索性直截了当的表示:“没什么,我们进去看看就走。”见彭老总下定决心,老乡只得将一行人进了屋。在进屋后,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之所以不让进,是因为屋里的女人都没穿裤子。得知真相后,彭老总震惊了......
1965年,彭老总因为庐山会议影响被下放攀枝花,成为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平时工作一直很繁忙。即便是从军队调到来支援西部建设,落差很大,但彭老总也从未忘记为民初心,他迅速调整心态,坚信自己在任何位置上都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有一天,他在工作之余得空来到附近村落视察民情。在当地公社干部家休息、闲聊了会后,就提出再到附近农村转一转。公社干部连忙应允,甚至表示:我带路。一路走过去,耐心询问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收入问题,彭老总发现老百姓条件有改善,内心也比较满意。
但继续顺着山路往前走,情况就没那么好了,之后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当时屋内女人见到有客人前来,也很不好意思,急忙用被子盖着自己的下半身。其实彭老总最先看到这个情形时,也只是认为对方可能是紧张、害羞,于是走过去打算与她们唠家常。
后来仔细一想,又觉得有可能是自己违反当地习俗,于是一直向老乡道歉。见两边都有误会,公社干部索性站出来解释:“首长,那床是不能靠近的,那床上的女人都没有穿裤子!”
听到这话后,彭老总可以说是火冒三丈,于是连问:“她们为什么不穿裤子?”公社干部还想狡辩,于是表示:“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习惯。”见到冥顽不灵,彭老总大声吼道:“你是不是当地人?你老婆是不是当地人?刚才我们到你家里的时候,你老婆为什么要穿裤子?”
这话一针见血,说得公社干部哑口无言。其实彭老总会如此怒火中烧,缘由有二。第一,受到欺骗。之前在公社干部家里,此人就表示:自打三线建设以来,当地整体已经好了很多,显然这说的不全面。而且到最后他还狡辩这是“当地习惯”,这让人听着窝火。
第二,贫富差距大,造成落差。要知道,彭老总可是亲眼看到公社干部家中房子都是稀有的钢筋水泥、红砖筑成,而且环境装修、家人的穿着打扮也不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还有老乡住着茅草屋,家里有人还没裤子穿。这前后落差,对彭老总这样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干部来说,无法接受。
彭老总严厉批评了这个公社干部:“你在镇上住大瓦房,能住得安心吗?你这不是在自己欺骗自己吗?”后来还对他再三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还有共产党的宗旨与原则,只愿他能够摒弃旧思想,能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彭老总伟大在哪?他最难得的地方,就是能够将理念“一以贯之”,“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这个观念,在他的一生中都有多次体现,他也从来不仅仅是口头说说而已——比如1966年,彭老总看病。
当时他患上牙病,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导致情况恶化,一度出现左面部肿得像馒头的现象。因为马上要去川南进行调查研究,身体痛得难受是在影响效率,彭老总就让人从门诊拿点消炎止痛药,希望能先遏制住。
但连续几天都没有效果,无奈之下他只能暂时放下手中工作,来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因为事情紧急,加上医院看病人多,警卫员为让彭老总能够马上痊愈,便想先去联系一下医院方面,图个方便,节约时间。
彭老总却死活不肯答应,他语重心长的对警卫员表示:“不要事先打招呼,那不好,病人不分职务高低,我不能搞特殊,挂号排队看好了。”警卫员拗不过老领导,于是也只能接受等长队的现实,后来经过一个小时,才终于等到。
当时的门诊医生,在刚看到病历卡上的名字时,一度恍惚了。在他的认知中,宁愿相信这是同名,也不认为来得真是彭老总。但出于严谨考虑,他特意出门看了一下真人,结果还真是彭老总。
看到这一幕后,医生是既感动又愧疚。感动,是对彭老总这种不利用特权的精神而钦佩;愧疚,是让彭老总这样的开国功勋等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觉得对不住。但在彭老总心中,这些向来都是浮云。或许彭老总之所以能如此有魅力,正是因为他身上那一代战将的英雄气概和全心为民的公仆本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