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周总理发现了一件怪事,水利部签字都是副部长,正部长似乎在偷懒!然而,毛主

文史记叙录 2025-04-03 11:01:00

建国后,周总理发现了一件怪事,水利部签字都是副部长,正部长似乎在偷懒!然而,毛主席却对正部长高度评价:“对水利这一行,他是钻进去了,"这是为何呢?

1949年春,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刚从石家庄飞来的傅作义,面对党魁,这位昔日习惯点"小兵"的将军,竟像个做错事的孩童般支支吾吾:"我有罪..."毛主席温和一笑,大手一把握住老人粗糙的手掌:“你有功!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的!”

傅作义无疑没料到自己会被授予如此殊荣,毛主席的豪情万丈倒让这个曾带兵打过他的起义军官,有些吃惊,当年狭路相逢时,面对敌军的枪口,他也未曾害怕,可是今天,革命胜利了,他却有些受宠若惊。

眼前浮现出六岁那年,家乡淹没在洪水中,亲眼目睹村民惨遭水灾的景象,从那时起,傅作义就暗暗发愿,将来要让国人不再受洪水之苦。

毛主席爽快应允,于是,傅作义被委以重托,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不料,有人对这个决定暗地里怀有芥蒂,一些刚果的知识分子和老同志,对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将领存有偏见,他们认为,共产党执政后,重要部门理应由党内干部把持,而非党外人士。

最初,部里的文件只要经傅作义一人签字就会遭到有意无意的扣押,有次,傅作义开完会回来,竟找不到自己的座驾,最后在一个僻静角落,才发现那辆旧轿车被人推到那里。

面对这般怠慢,老人只是默默忍受,毕竟,他背负着为新生人民政权效命的使命,可是,一个部门里的分裂对立,怎能服务于人民?若文件都无法执行,水利大业岂不要止步不前?

幸亏周总理看出了其中的蹊跷,力保傅老将军專职,从那以后,水利部的文件若无部长签发就无效,总算可以安心工作了。

他像当年接受毛主席的嘱托一般,全身心投入到水利事业中,哪里有水患,他就奔向哪里,他深入祁连山、长江流域、黑龙江冻土带亲自查勘,与一线民工同吃同住,虚心请教他们的治河经验。

有一次,乘坐的小船在重渡河中途失事,船上二十余人遇难,唯独他一个人被救起,恶劣环境,艰苦生活,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的治水热忱。

1950年淮河突发特大洪灾,成千上万村民无家可归,眼见如此大灾,傅老将军亲率工作组连夜奔赴现场,他们苦查了49天,终于在深州找到了一处水库选址,就是后来著名的石漫滩水库,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那年傅作义年过花甲,可他仍像年轻力壮时那样,挺着干瘪的胸膛亲自指挥施工,就这样,一座拦河大坝拔地而起,淮河流域重现生机。

不仅如此,这位老将军还因修建人工湖泊"闯祸"了有人认为,大兴土木算什么,反而威胁到生态环境,这件事很快被捅了个报道,惹来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批评。

但傅老将军并没有气馁,他坚信修建湖区虽然给自然带来一些改变,但从长远看,却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利益,果然,后来毛主席再次接见他时,对他充分表示了理解。

在傅作义任上,他多次为政府提出了远见建议,如控制水土流失、改良盐碱地等,这些意见不仅能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可谓一箭双雕。

二十三年年任期,傅作义尽锐出击,他走过祖国大江大河,遍留足迹,每逢水患,他都会临危不惧,亲自指挥抗洪抢险,就这样,这个曾经的国民党将军,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书写了一段难能可贵的人生传奇。

1972年,年届七十有七的傅作义因病告老时,已瘦骨嶙峋,步履蹒跚,但一谈到水利事业,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滔滔不绝讲述他的经历和感悟。

生命最后两年里,尽管全身难支,他仍每日思考祖国水利大业,痛心百姓的困苦,直到气息全无,老人眼神都没有黯淡下去。

毛主席曾说过:"傅作义对水利这一行,他是钻进去了,"是啊,一生付出,难能可贵,这个英雄,来自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为和平建设事业鞠躬。

0 阅读:409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