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林徽因看到好友冰心公开发文说:“林徽因有伤风化,感情混乱,不愿在做朋友”,林徽因不敢相信昔日好友会说这样的话,但她没有反驳,而是给冰心送了一份礼物,冰心打开一看,吓得冷汗直冒!
林徽因和冰心早就认识,他们的丈夫都毕业于清华,是老相识。在留学期间,四个人还一起到郊外野餐,拍照。
两人算是不错的朋友。但后来,这两人却绝交了半个世纪,直到林徽因去世,两人都没有和解。
这件事源于冰心公开发文,规劝指责林徽因。
冰心先公开发表了一首诗《我劝你》,明确跟主编说,就是用来劝林徽因的,意在告诉她,不要被诗人的花言巧语蒙蔽。
这里的诗人指徐志摩。
当时,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众所皆知。
林徽因在英国游学时,被徐志摩狂热追求,林徽因虽然也欣赏徐志摩,但,林徽因是理智的。
尽管徐志摩为了林徽因,逼着刚刚生子的张幼仪离婚,但是林徽因还是拒绝了他,跟着父亲提前回国。
在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的安排下,林徽因和梁家长子陷入了热恋,两人一起留学选择了建筑学专业,还结了婚。
徐志摩固然伤心,但也只能看着梦中女神和梁思成结婚生子。
传统来看,婚后的林徽因和徐志摩本应该避嫌,但是林徽因并不是一个小家碧玉的女人,她没有这么做。
回国后的林徽因和梁思成,租住在北平四合院,夫妻二人在家里主持了一个“文化沙龙”,被邀请的大多是男人。
而林徽因活泼开朗,口才很好,理所当然成为沙龙的主持人,于是这个沙龙又被人戏称为“太太的客厅”。
这其实没什么,但徐志摩和梁太太似乎走的挺近。他经常去找梁太太,并和她一起作诗改稿。
了解他们的人,正如梁思成,金岳霖相信他们只是挚友,但外面却是风言风语不断,而冰心更是看不下去了。
于是,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
这篇小说中不仅将林徽因刻画成一个喜欢被男人围绕,感情混乱的富家太太,并将她和徐志摩诗人的关系刻画地不清不楚,甚至指出了林徽因的庶出身份。
虽没有指名道姓,但让人看了小说,很难不代入其中,这不就是写得林徽因么。
林徽因本不在意和徐志摩的传言,清者自清,但是自己是庶出,却是她一直都避讳的一点。
林徽因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母亲不仅是妾室,而且在父亲那里不受宠。这让林徽因从小很受伤,她只能用自己的乖巧搏取父亲的宠爱。这才有机会和父亲一起出国游学。
因此,在选择家庭上,林徽因很理智,在父亲和梁启超的撮合下,嫁给了梁思成。
但冰心却不一样,冰心从小家庭美满,而自己的初恋虽然家世不如自己,但疼爱女儿的谢家父母还是选择了支持。
所以冰心也更加传统,在感情上比较专一,这也让她看不上林徽因。
这下,林徽因看了怎能不生气,自己一直避讳的私事,却被冰心写进小说公开发表。
而这部小说竟一炮打响,让冰心名声大振,当然,林徽因也更出名了,大家都在看这个大美人怎么回击。
林徽因得知后一句话没说,正巧,她从山西考察结束,带回了一坛老陈醋。
于是,立马作为礼物给冰心送去了。意思是,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我的才华和人气。
冰心打开坛子,一股酸味扑鼻而来。这让冰心吓出了一身冷汗,又尴尬又生气,却不能回应。
如果回应,岂不是说明冰心承认了她在嫉妒林徽因,两人从此绝交。可两人的恩怨却并没结束。
抗战期间,冰心应邀去重庆做官,并且动用了关系帮自己搬家。这让一路奔波南迁的林徽因十分看不上。
两人在昆明的家挨得很近,却再没走动过。
后来,在林徽因写的一封英文信中,林徽因讲述了这件事。林徽因觉得战乱期间,没有比做官更无聊无用的事。
并且在信中,林徽因虽称呼冰心为朋友,但是,却故意将冰心(纯洁的心)翻译成了“Icy Heart”(冰冷的心)。
原本按林徽因的英文水平,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其实,冰心夫妇去做官,在当时来看,也是为国家出力,林徽因这样说,可见林徽因心中对冰心的看法。
1955,林徽因去世,享年51岁,两人终于不再较量。
1987年,冰心更是公开夸赞林徽因,称赞她是所见过的女作家中最俏美灵秀的一个。
1992年,冰心再谈到当年的太太的客厅,才解释道:“其实我当年写的不是林徽因,而是陆小曼。”
只是,大家并不相信,觉得有些牵强,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也依然拒绝冰心收录母亲的文学作品。
林徽因是一代人的梦中女神,不仅是建筑学家,也是难得的才女,富有诗情。
她将一生贡献给古建筑事业,甚至拖着病体也要为北平古城墙的保留奔走呼号。同时还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而冰心也是一代女作家,写出了爱的文学,启迪温暖了一代人的童年,至今经久不衰。
只是,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普通人,也会像小女人一样地争风吃醋,吐槽吐槽看不上的人和事。 这样的他们才更接地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