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自己的害怕的事

四季之爱 2025-04-01 15:23:15
看到易立竞采访宗萨的一段录像,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了,她问了他几个问题,我看了前面两个。一个是“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在虚拟世界中,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回答我也不重复了,因为太过敏感了。但是我看到他手舞足蹈、表情和眼神的慌乱,以及答案中的故作高深,令人惊讶的哗众取宠,还是让我不由自主地感叹。当一个人有了后台和背书的时候,其实他什么都可以的,什么都是对的。而如果他失去了这些背景,而变成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的时候,可能他连正常人也算不上了。 我时常会碰到一些年轻人,他们的社会化生存能力几乎是零。只想躺平,只想通过不努力而获得成功;只想要别人尊敬他,而不用花费长时间的积累;只想要获得其他成功人士的名誉地位而责难自己的出身没有背景。在心理、性格、人格层面这些人和这个宗萨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 一个有着重大人格缺陷的无法社会化生存的人,摇身一变可以成为人们的精神导师,他的著作可以指引无数人的精神向往和高尚追求。就像一些明星,什么都有了,还要去获得最后的精神慰藉,提出著名的那句凡尔赛:“我什么都有过了,为什么我还是不快乐?”。快乐真的是可以追求的吗?能追求到的一定是通过比较和碾压别人获得的。这种暴力的心理如果我们称之为快乐,那其实也没人不快乐了。 当一个小猫被丢弃而奄奄一息的时候,救助它的人和它自己都是快乐的、幸运的。但是如果一个养尊处优的猫,它再怎么获得快乐呢?所以人们为了快乐,甚至可以制造悲惨,因为人们太需要快乐了。同样地,人们为了获得高尚感,也要制造卑微,认为人由于本质的贪婪执着而痛苦,认为世界的悲惨的,认为迷失者(未觉醒者)是需要拯救和帮助的。那些人在那里不断宣说着那些高深的哲理,那些看似深奥无法理解的遥远彼岸,让求助者望洋兴叹,却对他刮目相看。 人们不断制造着感动,无奈和幸运的反差。有的人似乎获得了真理的启示,有的人却还活在懵懵懂懂的无明之中。但是其唯一的作用又是什么?就像这个被采访的大师一样,他到底是在表达自己普通还是特殊呢?他到底自己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呢?如果我们把这些信息合并在一起,他只是一个不正常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普通人。然而你真的会对这么一个普通人说的话感兴趣吗?如果能,那世界是如此悲惨的精神障碍者还有无数,那你又该听谁的呢?问题只是出在听众自己身上,太需要塑造一个镜像于自己的大师了,那个他就是自己,他的出众和希望就是你的希望和出众。

0 阅读:0
四季之爱

四季之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