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限于书本 成长不仅需要书本知识,也需要书本外的世界,两者有机

茹铭课程 2025-04-01 15:39:19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限于书本 成长不仅需要书本知识,也需要书本外的世界,两者有机统一,而父母是课本外的领路人,辅助孩子有质量地成长。告诉孩子这些,受益终生。 1.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康德 任何人都没有绝对的自由,玩游戏也有游戏规则,有规则的获胜的成就感满满。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那世界就会乱套。但是要清楚自己不想做什么。自由的真谛在于能够自主地选择不做什么,而不是被欲望或外界因素驱使着去做什么。告诉孩子这种对自由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2.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承认:并不完全如此。但这句话可以安抚孩子的愤青情绪。世间无完美,适者生存。在学习和成长期间会遇到自己不认可的人与事,愤青一两句可以理解,但如果影响自己正常学习生活就不值得了,告诉孩子只管强大自己。 3.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这个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大人。很多孩子因为某老师一句话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进而耽误大好前程。排除干扰从小就渗透,让孩子分清事实和观点,举例:我觉得你的裙子不好看。这就是观点。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各有审美。自己不要受影响。 4. 无限的宽容必将导致宽容的消失。——卡尔·波普尔 甜过是苦,善良有度,否则反倒成了伤害自己的利器。人与人之间的核心是试探。一次好说话,两次好说话,对方会认为你就是老实,很有可能得寸进尺。有的人把宽容当成他们不要脸的资本,肆无忌惮,所以,善良必须有度,宽容一定节制。当然,遇到同频的人务必珍惜。同频的都是互相尊重,互相宽容的。孩子的社交同样影响学习和成长,有的孩子和朋友闹矛盾几天甚至十几天都缓不过来。家长要告诉孩子:做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有和某人做闺蜜的勇气,也要有某一天翻脸后自我调整的能力。整体建议:对于朋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更别对别人期望太高。 5. 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罗素 往往嫉妒心最强的是你身边的人,同类的人。这就是江湖说的“不做熟悉人生意,熟悉人总觉得你赚了他一个亿”,还有个因素:熟悉人不希望你比他过得好。有的孩子和平时玩得挺好的同学说:某某老师讲得不好,我从来不听。或者回家我也不看书,作业都不愿意写。信这些话你就输了。 6.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某题做错了,但不能一错再错,难题不会暂且归为能力,错题反复错就是态度问题了。就算有能力,态度不够也难成功,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尽力把过错压榨到零!

0 阅读:19
茹铭课程

茹铭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