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一幅曾经仅花费 2 元求来的齐白石画作,在 2007 年的拍卖会上竟拍出了 51.75 万元的高价,远超当时艺术市场上同类作品的平均成交价格(约 30 万元)。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价值逆袭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故事的主人公朱志敏,是个对绘画艺术无比痴迷的年轻人。那时,齐白石的大名如雷贯耳,其画作在艺术市场上千金难求,尽管朱志敏经济并不宽裕,却对齐白石的作品充满了敬仰与渴望。 朱志敏第一次去齐白石住所求画时,满心忐忑与期待,可齐家的仆人看着这个衣着普通、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冷冷地以 先生今日不见客 为由,关上了门,他满心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但他没有放弃,几天后,精心准备了礼物和齐白石喜欢的茶点再次登门。这次齐家儿女接待了他,可他们见朱志敏并非出手阔绰的收藏家,又考虑到齐白石年事已高、求画者众多,便婉拒了他。 不过,朱志敏求画之心坚如磐石,坚信诚意能打动齐白石。于是第三次前往求画。这次他运气不错,齐白石刚完成一幅重要画作,心情甚好,得知朱志敏多次求画且如此执着,心中多了几分欣赏,便答应作画。 齐白石虽答应作画,却有不赊账的规矩。朱志敏紧张地掏出仅有的 2 元钱,这在当时不算小数目,可对于齐白石的画作来说远远不够。齐白石微微叹气后,还是决定满足年轻人的心愿,挥毫泼墨,很快两片栩栩如生的咸鸭蛋便跃然纸上。 朱志敏看着画,心中感激却又觉得画面单调,犹豫再三后厚着脸皮请齐白石再添几笔。一般人提这样的要求可能会惹齐白石不悦,可齐白石看着朱志敏真诚羞涩的脸庞,笑着点头。只见他再次提笔,在咸鸭蛋旁轻轻点了几下,一只活灵活现的苍蝇出现在画面中。 朱志敏先是觉得画面灵动了许多,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苍蝇和咸鸭蛋搭配有些别扭甚至恶心,意识到自己要求过分,满脸通红地道歉,齐白石却哈哈大笑并未在意。 朱志敏带着画回家,虽觉得奇特,可毕竟是真迹,便小心珍藏。多年后朱志敏离世,画传到后人手中。2007 年艺术市场繁荣,艺术品价格攀升,朱志敏后人想起这幅画,忐忑地送去拍卖会,没想到引起众多收藏家激烈争夺,最终拍出高价。 这幅画能拍出高价,一方面源于齐白石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其画作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深受收藏家喜爱;另一方面,画背后的故事增添了传奇色彩。 说起齐白石画画,趣事不少。他曾明码标价,画一只小鸡一元钱。有人想用四块半求画五只小鸡,他不大情愿,便画了四只小鸡,再画一只躲在树后只露出一半的小鸡,既满足了价格要求,又展现了幽默智慧。 还有一次,1927 年 5 月,65 岁的齐白石家中来了求画客人,想让他画从未画过的《发财图》。齐白石有些为难,问客人要画哪种财路,客人让他说几路听听,他说了后客人都摇头,最后客人提议画一只算盘,齐白石一挥而就画了算盘图并取名《发财图》。题字时,齐白石觉得对话有趣,便将对话以纪实风格题在画面上,客人满意而归。 看似齐白石的画作价值主要取决于其艺术地位,但实际上像这幅咸鸭蛋与苍蝇图,背后的故事也极大地提升了它的价值。虽然齐白石的画作大多价格高昂,但也有像这幅画起初仅以 2 元成交的特殊情况。通过对艺术市场的田野调查发现,画作背后的故事能为其增值不少,再结合反事实推演,如果这幅画没有这样的故事,可能很难拍出如此高价,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故事对其价值的重要性。
你知道吗?一幅曾经仅花费2元求来的齐白石画作,在2007年的拍卖会上竟拍
邹霞来说事呀
2025-04-01 16:35:42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