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给中国人丢脸!”,2010年,24岁民警付出生命代价救出的18名复旦高材生

如梦菲记 2025-04-01 17:39:34

“真给中国人丢脸!”,2010年 ,24岁民警付出生命代价救出的18名复旦高材生,没想到救的竟是一群白眼狼!他们的所作所为让人感叹:学历只能筛选学渣,不能筛选人渣。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0年,一场由复旦大学18名高材生发起的夜爬黄山行动,不仅以悲剧收场,更因其后续发展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愤怒与反思。   这群学生的冒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自负与无知,他们是通过校园论坛临时拼凑的队伍,大多数人彼此并不熟悉,更谈不上默契与信任,几名有过户外经验的学生成了决策的核心,却低估了黄山冬季深夜的严峻环境。   为了省钱,他们选择逃票进入景区,避开了正规路径,径直闯入无人踏足的区域,他们的装备极其简陋,仅有一台GPS导航仪,连基本的御寒衣物和专业向导都没有。   这样的准备,与其说是探险,不如说是拿生命开玩笑,然而,年轻气盛让他们忽视了潜在的危险,满怀信心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然而自信很快被现实击得粉碎,深夜山中突降暴雨,气温骤降,唯一的GPS因进水失灵,18人彻底迷失方向。   起初,他们还试图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自救,在深山老林里兜兜转转,可崎岖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迅速耗尽了他们的体力,寒冷与疲惫让队伍士气崩溃,有人开始颤抖,有人情绪失控。   整整20个小时的徘徊后,他们终于意识到,单凭自己无法脱困,无奈之下,他们拨通了报警电话,向外界发出了求救信号,此时,远在城市的亲友也接收到微弱的信息,第一时间联系了警方。   接到警情后,黄山当地政府迅速行动,组织了一支由200多人组成的搜救队,连夜冒雨进山,山路泥泞,浓雾弥漫,搜救工作困难重重。   年轻的民警张宁海是队伍中的一员,他和同事们顶着风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中艰难前行,经过数小时的搜寻,他们终于发现了被困的学生。   然而获救的希望还未完全点燃,悲剧却悄然降临,由于学生们执意要求立刻下山,张宁海只得冒着大雨在前方探路。   在一处湿滑的悬崖边,他不慎失足坠落,年仅24岁的生命就此定格,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同伴的叮嘱:“我给你们照亮。”   张宁海的牺牲换来了18名学生的生还,但令人寒心的是,这群高材生对恩人的死表现得异常冷漠,他们没有一句感谢,甚至有人认为,警察的牺牲不过是“职责所在”,与己无关。   下山后,他们迅速离开现场,既不愿面对媒体,也不愿对张宁海的家人表达歉意,这种态度传到网上,迅速点燃了公众的怒火。   网友们痛斥道:“救命恩人用生命换来的结果,竟是这群白眼狼的冷血!”更让人震惊的是,复旦大学论坛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警察是纳税人养的,牺牲是“应该的”,如此言论,不仅是对英雄的亵渎,更是对人性底线的挑战。   这起事件迅速发酵,舆论的焦点从救援本身转向了对这群学生道德的拷问,作为顶尖学府的高材生,他们在学术上或许出类拔萃,但在情感与责任感上却令人失望。   人们开始反思,高学历是否真的能代表一个人的人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学历可以衡量知识水平,却无法保证一个人懂得感恩、尊重生命。   这18名学生的行为,暴露了现代教育中一个沉重的缺陷:过于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对品德与社会责任的培养,正如网友所言:“学历筛选的是学渣,道德筛选的才是人渣。”   事件尘埃落定后,张宁海被追认为烈士,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而那18名学生则深陷舆论漩涡,迫于压力发表了道歉声明,表示愿意接受批评并补偿张宁海的家人。   然而承诺归承诺,多年过去,几乎无人兑现当初的诺言,这场悲剧留下的,不仅是一个家庭失去亲人的伤痛,更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警醒。   张宁海用生命守护了人民,却未能换来应有的尊重,他的牺牲让人痛惜,也让人愤怒:如果英雄的鲜血只能救回一群不懂感恩的人,那这样的代价未免过于沉重。   多年后的今天,再回看这起事件,仍让人感慨万千,它提醒我们,无论学历多高,一个人若缺乏基本的良知与担当,便无法真正立足于社会,张宁海的名字或许会随着时间淡去,但他的无私精神应当被永远铭记。   而那18名复旦高材生的冷漠,则成为一面镜子,照出教育与人性中亟待修补的裂痕,英雄不应流血又流泪,学历若无心相伴,不过是一纸空文。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华网——《24岁民警张宁海为黄山遇险学生照路不幸坠崖牺牲》

0 阅读:10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