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更熟悉的李氏朝鲜之前,朝鲜或者说高丽的王族是姓王的统治。王氏朝鲜的建立者王建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为了拉拢地方豪强,选择了用联姻的方式,和豪族结成同盟。于是王建到处娶媳妇,一共娶了29个媳妇,几乎每个媳妇背后都有一方势力。这些媳妇一共给他生下了25子9女。
到这儿还只是个普通封建帝王的正常操作,但是到了他子女婚嫁的时候,这事就变得有点....诡异了。
请大家坐稳扶好,下面开始飙车了!
王建的子女婚配情况如下:
1 第2子娶第8女王氏,没有子嗣
2 第4子娶第3女,史称大穆王后,生下了二子三女;然后这大哥又娶了二哥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亲侄女,史称庆和宫夫人,二人无子嗣
3 第5子娶了第4女,史称文惠王后,俩人生下2子1女
4 第7子娶了第5女,生下一子
5 第11子娶了第2女,生下一子一女
6 第17子娶第3子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侄女,无子嗣
7 第25子娶了第6女,无子嗣
8 第7女封顺安王大妃,按照朝鲜当时的管惯例,王大妃是国王侧室,且为王女出身之王后之母。所以她应该是嫁给了某个兄弟或者侄儿,且女儿成为了王后,但具体是哪一位兄弟不明确。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以上倒是没有同父同母的亲兄妹或者姐弟结婚....
嘴合不拢了?还没完:
以上没有出现王女也没闲着。王建第1女和第9女先后嫁给了新罗末代国王金溥。比姐妹同嫁一人更炸裂的,是王建又娶了金傅的堂妹,就是神成王太后金氏,第8女的生母。而金傅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岳父/堂妹夫王建的孙子。
所以这辈分....算了还是各论各的吧,开心就好~
已经很乱了吧?你能想道第三代,只要不是父女/母子/同父同母的兄妹,他家性别不一样就能结婚吗?所以下一代叔侄、堂兄妹、堂叔侄的情况非常普遍,甚至还有各种叔侄之间私通生娃....
实在是令人头秃...
(评论区偷了个的图,要不实在是理不清楚)
为啥他们能接受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还有部分母系社会的残留,女性社会地位相当高,享有部分财产继承权,在家族或者部落政治中有一定的话语权。王建的后妃来自各地豪族,这些后妃的女儿们也随母亲的姓氏以便区分,而每个王女都代表了地方豪族的势力。如果王女外嫁,则这些豪族就有了新的合作者,未必会完全终于王室。那么嫁给谁最好呢?
当然是嫁给自己儿子啦!这样肉烂在锅里,两三代之后继承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分得清楚啊!只能选择支持他家啦!
我知道有人说,这么搞就不会出问题吗?会,但是可能是运气好,相对还行。王氏朝鲜各个国王的寿命都不长,而且动不动就禅让,这固然有激烈的政治斗争因素,但是国王身体不行、无子嗣、子嗣较小无法继位等因素也实在是不容忽视。
后来朝鲜终于禁止了这种非常非常乱的婚姻。“文宗十二年五月判,嫁大功亲所产,禁仕路。”也就是不允许即堂兄弟姐妹婚生下的孩子做官,但这种婚姻习俗已经很多年了,根本没人鸟。
那么啥时候他们终于不这么变态了呢?这要从他们对中国的态度说起。朝鲜对中国的态度也很简答, 就是誓死追随呗。只不过王氏运气实在是不好,他们誓死追随的朝代有点多,包括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辽朝、金朝...
当然在宋辽金三朝的时候,他也是各种夹缝中各种跳转,不容易啊....你说说换谁能不麻麻的...
成吉思汗崛起后,和高丽约为“兄弟之国”,但是这个“兄弟”指的可不是互相扶持的手足,而是大哥和小弟,没事就来敲诈勒索,要钱要牲畜要美女,高丽也被折腾的半死。终于到了成吉思汗打西夏的过程中,高丽跳反,杀了蒙古使臣(当然他们不承认),于是蒙古和高丽算是掰了。
但是蒙古是谁啊?你高丽今天跳反爽,明天全国火葬场啊~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平定了西夏,腾出手来冲着高丽就去了。后来每一代大汗上来之后,都要先去高丽团建一番,一共打了六次蒙古-高丽战争。高丽全国都麻了,最终以彻底趴下,送太子为人质,并应允迎娶元朝公主为王后。公主所生子必须为太子而结束。
元朝公主来了,族内婚就毫无意义了,因为此时什么这势力那势力,在元朝面前都是一脚踩死的小蚂蚁。元朝公主上朝时,端坐上方,国王反而在下方。高丽国王为了讨忽必烈欢心,甚至命令全国穿蒙古衣服,每个国王都必须取蒙古名宇,比如忠宣王的蒙古名叫益智礼普化,忠肃王叫阿刺讷忒失里,忠惠王叫普塔失里,恭愍王叫伯颜帖木儿等等。
但忽必烈这个汉文化爱好者对此非常看不惯,属于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到后来,高丽王后其实大多并非皇帝亲生女,这主要是因为元朝皇帝更迭也有点...乱,非要强求亲生女有点困难,因此主要是宗王的女儿,不过这不重要,对高丽来说那就是天朝上国的公主,你管谁生的呢!
高丽第27任国王忠肃王王焘即位后,元朝按照惯例,把宗女濮国长公主嫁给了他当王后。没想到濮国长公主去世早,元朝又出降另一位宗女曹国长公主,但这位公主也很快去世。
当时的皇帝元文宗是个比较厚道的人,觉得总让人家死老婆也不是个事,得包赔,就又把曹国长公主的妹妹庆华公主嫁给了王焘。结婚后纪念,庆华公主没事,王焘死了。
王焘和三位公主都没有活下来的儿子,于是王位传给了他和侧妃生的忠惠王王祯。这个王祯的母亲洪氏深受宠爱,一度被濮国长公主赶出宫中,但王焘依然偷摸冒着生命危险(毫不夸张)去找洪氏,可见有多么宠爱。
因为这个原因,王祯备受宠爱。王焘曾经禅让给他,让他当国王,先见习下,没想到王祯过于胡来,就又被老爹赶下台了。
但是老爹死后,就再也没人能约束王祯了。他不仅强抢民女,而且强奸官员妻女,到最后和父亲留下的寿妃权氏勾搭在了一起。
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禽兽了,但王祯居然不知死活的去勾搭庆华公主。庆华公主身份贵重,根本不惧他,自然不可能搭理他,然后王祯居然强奸了庆华公主。
虽然当时元朝皇帝已经是元顺帝,可以说江河日下了,但听到上国公主被侮辱,元顺帝依然暴怒了,派大军讨伐高丽,捉拿王祯回来问罪后流放广东揭阳。但行至岳阳县时王祯突然逝世,庆华公主也同年去世。
虽然出现了恶性事件,但元朝和高丽的婚姻关系并没有断。王祯死后,他的弟弟王颛即位后,迎娶元朝鲁国大长公主为王后。这俩人的关系有点复杂,一来恭愍王据说好男色,极少亲近后妃,反而自施粉黛,让贵族子弟组成“子弟卫”,轮流和自己同床共枕,据说一晚上能换十来个人。太后问他为什么不和嫔妃亲近,他就拿公主当挡箭牌,说谁都比不上公主,对他们不感兴趣。
(然而他和公主亲近也很少)
但这么搞肯定搞不出娃,王颛竟然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这些“子弟卫的男宠去强奸后妃,希望能借此生子。定、惠、慎三妃抵死不从,而另一位益妃非常惨,王颛拔剑逼迫,命令兴庆、洪伦等强奸益妃,益妃被迫接受,最后益妃果然怀上了洪伦的孩子。
但另一方面,王颛和鲁国大长公主之间似乎又有很深的感情。鲁国大长公主和历任蒙古王后不同,从不插手高丽政治。史称她“禀幽闲贞静之德,足以当文王之逑,十五年间未尝有纤毫私谒”。
但鲁国大长公主并不是普通的深宫妇人,在红巾军攻入高丽时,公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在后面的“兴王之变”中,王颛因为害怕躲到密室中,而公主则沉着冷静在门口指挥,稳定军心。种种事迹让王颛对公主的产生了超乎一般夫妻的深刻感情。
公主去世后,王颛悲痛欲绝,有人劝他离开,王祺说:“吾与公主约,不如是,不可远避他处他。王颛“手写公主真,日夜对食悲泣,三年不进肉膳”,并要求所有接受官职任命以及出使的大臣都必须去正陵行礼。 他还多次临幸正陵,祭奠完毕后在公主画像前设宴,演奏蒙古音乐,举杯敬酒,仿佛公主还活着。
写到这儿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还能说啥,只能说,他们高丽人的感情,挺复杂挺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