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杜月笙去锦江吃饭,等了好久也没有座位。他只好叫来服务员,生气地说:“

爱吃凉拌菜 2025-04-02 15:08:34

1935年,杜月笙去锦江吃饭,等了好久也没有座位。他只好叫来服务员,生气地说:“生意这样好,怎么不扩充?你去告诉老板娘,需要房子我给他想办法。”

锦江的老板,是董竹君。

十几岁时,父亲将她卖给青楼,成为“清倌人”。后来遇见夏之时动了心,逃出青楼和他结婚。

不料,却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夏之时,是个具有浓厚封建思想的人。他不仅重男轻女、不关心女儿的死活,还固执地认为,董竹君是他个人的所有物,毫无尊重可言。

为了女儿,为了自己,董竹君和夏之时在1934年离婚。次年,董竹君自己创业,开设锦江小餐。

事实上,董竹君自己并没有足够的钱财,这笔开店的钱是李嵩高借给她的。

当初,董竹君带着孩子离开夏家,一时间轰动四川,李嵩高佩服董竹君敢爱敢恨,因此,特意借给她2000元做些生意。

董竹君想来想去,决定开一家锦江小餐。

其实,锦江小餐的店面并不大,董竹君当时租下一幢房子,把底楼作为店堂,只能摆下四张小桌,二三楼大小各一间,也只能摆下四五张桌。

可锦江的生意,一开业就是开门红。原有的座位根本不够坐,只能不断往里添加座位,就连店的两旁都挤满了顾客。

连青帮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来吃饭,也得等上很久。尤其是杜月笙,他几乎没有一天是不来的,可他每次都要等上好久才能有座位。

有一次,杜月笙等得不耐烦了,叫来服务员石子湘,对她说:“生意这样好,怎么不扩充?你去告诉老板娘,需要房子我给他想办法。”

倒不是董竹君不想扩充,而是锦江小餐红火后,房东孙梅堂一度提高地价和房价,甚至还将附近也建了各种各样的饭馆。

当石子湘说,杜月笙可以帮助解决扩充的问题,董竹君就答应了。虽然他是因为自己吃饭方便,但锦江小餐也的确需要扩充。

在杜月笙的授意下,孙梅堂又将几幢房子租给了董竹君。

董竹君开始扩建,然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当时工部局是不允许搭天桥的,可锦江需要向后建筑,也必然需要天桥连接。

董竹君只好先斩后奏,命人先把天桥搭上,又给杜月笙打电话说:“杜先生,承您帮助锦江得到扩充,但工部局不允许搭天桥怎么办呀。”

电话那头,“当初没想到这点,我去想想办法,你等我回信。”

为此,杜月笙专门召开董事会,决定发给锦江临时特许营业执照。

这下,锦江扩充总算完成,又正式改名锦江川菜馆。

锦江原本生意就好,再加上杜月笙的帮助,更是打开了市场知名度。

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吃饭,三天内的订座也排得满满的,而汽车也从华格臬路东头,一直到停放西面转弯南京大戏院路口。

其实,在那个时代,女子创业是很艰难的,有太多的障碍需要跨越。

但董竹君不仅做到了,还做得有声有色。

我想,这源于她的智慧,也源于她的气魄!

0 阅读:215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