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正式掀桌,对全球数十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算上今年二月三月分别加征的10%,

阑夕啊 2025-04-03 20:50:25

特朗普正式掀桌,对全球数十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算上今年二月三月分别加征的10%,美国今年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已经累积到了54%。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恰巧我前两天刚看完「激流」第二季首集,讲的就是一家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墨西哥的「中间商」生存现状,而这些想要在墨西哥落地的中国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在关税政策愈发收紧的背景里「曲线赴美」。

「激流」是腾讯自制纪录片,或许是因为踩中了时代变化的节点,这部作品时隔两年后推出的第二季,身上尖锐的味道又浓了几分。

编剧行业里有一个黄金法则叫「Show, don't tell」,意思是在叙事手法上,展示永远比讲述来得更有说服力。

「激流」整个系列主题都很直白——聚焦时代巨变背景里的微小个体——而将小人物置于大时代里的挣扎与困境,重要的是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而非只是看到。

像这集「闯关墨西哥」里,苏秀勇既要面对墨西哥全然不同的职场观念,承担项目效率上的巨大压力,又要安抚客户和公司总部的情绪,不断对中国企业的出海盲点做出解释,最后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其实是绑定在历史进程上的,除了努力外,没有任何破局的方法。

这部分出彩的地方,在于没有着重笔墨去描述不断生变的贸易背景,而是将远在一万三千公里外的人物塑造,藏在了客厅堆积如山的国产泡面、昼夜交替的驾驶行程、以及荒草缠身的项目考察等镜头里。

正是因为这些描绘所指都在感受上,所以苏秀勇在围炉烤火时说出的那句「我想做一下我自己」才能令人心生感慨,时代洪流的叙事或许距离普通人很遥远,但个体的挣扎,却总是能够让人产生共情。

从创作角度看,「激流」的确达到了从微观切面去观察时代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无论「激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观众群体,它在主流叙事之外提供的另一种视角,与前者具备同样的讨论价值。

以往中国企业都知道出海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这件事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数据层面,对于企业出海后要面临的具体困境,不止普通人,恐怕多数从业者都是茫然的。

像是片中已经落地墨西哥多年的中资企业经理说「这边最大的困难从来都不是成本」一样,在企业预测与现实土壤之间,最难以被填平的,其实是认知上的鸿沟。

中国企业出海只有堪堪几十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们听惯了太多大厂叙事,但只依靠这些小范围的偶发性,中国企业断然无法拥有如今的国际地位。

所以我倒觉得,这集最后选择将点落在「展望」上并非一种政治正确,它恰巧是从企业到个体数十年如一日的缩影,不论时代如何生变,困境和憧憬,展望与挣扎,永远都是并行相生的。

我同样很喜欢片头对「闯关墨西哥」的点题之笔,它表达出了中国企业出海步步为营的韧性,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沙漠里不长虚弱的草,大海里没有无名之辈。」

据说后面几集会聚焦在极越崩塌后的CEO夏一平、在头部效应明显的跨境电商行业里寻找机会的散户卖家、以及上市茶饮巨头背后的加盟江湖这些现象上,一共五集,体量虽小,但切面观察的角度依然保持着尖锐。

总是,和对第一季的态度一样,无论是行业水准之上的制作质量,还是这个类型本身的稀缺性,我都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部作品。

0 阅读:9
阑夕啊

阑夕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