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后才向全球开启加关税贸易战? 来源:余丰慧 当

烁耀中原地 2025-04-03 22:43:26

为何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后才向全球开启加关税贸易战? 来源:余丰慧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 声明称,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所有其他国家将继续遵守原有的10%关税基准。声明还称,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声明表示,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其中包括已经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可能受未来第232条关税约束的商品以及美国没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矿物。此外,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也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 声明还表示,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商品将继续获得豁免。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后开启全球加征关税的贸易战,本质上是利用《国家紧急状态法》赋予的行政特权,将经济政策与国家安全捆绑,绕过国会制约并强化单边行动能力。 二者联系的核心在于,通过“国家紧急状态”这一宪法例外机制,特朗普政府得以快速、灵活地推进贸易保护主义议程,同时将关税政策从常规经贸博弈升级为“国家主权与安全”层面的战略行动。 为何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后,才向全球开启加关税贸易战? 首先,国家紧急状态为关税政策提供合法性依据。根据1976年《国家紧急状态法》,总统在宣布紧急状态后可激活130多项法定权力,包括冻结资产、限制贸易等。特朗普此次以“美国竞争力下滑”为由定义“紧急”,虽与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冲突或公共危机无关,却为征收关税提供了法律框架,使其无需国会批准即可实施。例如,基准关税和对贸易逆差大国的“对等关税”均通过紧急状态授权生效,时间点精确到4月5日和9日,显示出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与高效执行。 其次,紧急状态机制成为规避政治阻力的工具。美国国会虽有权通过联合决议终止紧急状态,但历史上鲜有成功案例。特朗普此前三次动用紧急状态(如2019年挪用军费建边境墙),已积累绕过立法程序的经验。此次关税政策涉及全球多国,若通过常规立法流程可能面临利益集团游说和国际压力拖延,而紧急状态直接赋予其“战时速度”,压制国内反对声音,例如钢铝、汽车等豁免商品的划定完全由行政权单方面决定。 更深层看,二者共同服务于“经济民族主义”战略。特朗普将关税与国家安全挂钩,宣称“保护美国主权”和“振兴制造业”,实则通过制造贸易壁垒重塑全球产业链。 例如,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虽打击盟友,却迫使车企回流美国,配合“买美国货”政策。这种策略以紧急状态为制度杠杆,将贸易逆差问题从经济领域上升为“国家存亡”叙事,既迎合选民对产业回流的需求,又强化总统作为“危机管理者”的形象。 然而,这一做法也暴露美国宪政体系的制度性漏洞。国家紧急状态的设计初衷是应对突发危机,但特朗普将其工具化用于常态化政策,模糊了“非常状态”与“日常治理”的界限。 例如,1979年对伊朗的紧急状态持续至今,成为制裁模板;而此次以竞争力为由征税,则可能开创以经济指标定义“紧急”的先例,未来总统或可借此扩展权力至数字监管、能源控制等领域。这种权力扩张不仅削弱国会制衡,更可能引发全球效仿,加剧单边主义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冲击。 总之,特朗普通过紧急状态启动关税战,既是短期政治策略,也是长期制度变革的缩影。二者联系的本质在于,将经济政策与国家安全捆绑,利用法律灰色地带实现行政集权,最终服务于“美国优先”的霸权逻辑。这一模式虽短期内强化了政策执行力,却以破坏全球贸易规则和国内权力制衡为代价,其后果可能远超关税本身。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烁耀中原地

烁耀中原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