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7月5日,英军战舰仅用9分钟轰塌定海炮台,清军火炮射速仅为英军1/3,

知史啊 2025-04-05 09:21:58

1840年7月5日,英军战舰仅用9分钟轰塌定海炮台,清军火炮射速仅为英军1/3,这场“工业革命碾压中世纪”的屠杀,揭开了中国近代最屈辱的一页。 英军首次进攻定海时,21艘清军木帆船被74门舰炮的密集火力瞬间肢解,总兵张朝发重伤落水,1540名清军仅13人战死,而英军宣称“零伤亡”。 更讽刺的是,定海知县姚怀祥在战前竟以为英舰是“来谈生意”,直至炮火临头才仓促迎战。 鸦片战争的第一场战役,清军输得毫无悬念。英军战舰“复仇女神”号仅用9分钟摧毁定海炮台,而清军的反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南京条约》档案记载,当时清军火炮每分钟仅能发射1-2次,而英军火炮射速高达每分钟3-4次,射程更是从清军的2000米延伸到英军的5000米以上。 更重要的是,清军炮弹多为实心铁球,仅能依靠撞击造成破坏,而英军已普遍使用爆破弹,一发即可炸毁整段城墙。 这场战斗的本质,是工业革命对农业文明的绝对碾压。清朝的火炮仍依赖手工铸造,炮管厚重、射速低下; 而英国的火炮由蒸汽动力机床精密加工,重量减轻的同时精度大幅提升。 正如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中所言:“当古老的农业帝国遇到蒸汽机驱动的工业强国,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更令人唏嘘的是,清军并非完全没有抵抗。定海总兵葛云飞曾试图用“火药桶战术”反击英舰,但手工制作的火药桶点燃后仅能炸开水面,对钢铁战舰毫无威胁。 这种“用弓箭对抗机枪”的无力感,正是技术代差的真实写照。 如果清朝提前完成工业革命,定海还能守住吗?你认为技术差距在战争中的作用,比传统认知更大吗?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0
知史啊

知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