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网友问雷军微博为什么自4月1日发布“小米SU7高速车祸”相关声明后便不再更新了?其实这事儿不难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两点事实:
第一、雷军社交账号并不是他自己在运营,背后一定有十分专业的运营团队。雷军这种体量的老板根本不可能一天到晚高强度冲浪,在微博抖音等一系列社交平台保持更新并与网友交流。这类人通常行程排满惜时如金,现实世界有无数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光是大会小会就不知道要开多少。
第二、小米目前的打法是把雷军的个人IP与品牌营销高度绑定,每天早晚问安分享生活热搜上榜其目的全都是做宣传,雷军社交账号存在的意义就是做宣传。
搞懂这两点一切就不难解释了,为什么小米SU7高速车祸之后有如此之多的网友在等待雷军表态?因为在小米这套打法之下,其营销概念的破圈儿必然伴随着品牌人格化,所以很多网友看到如此严重的事故第一反应才会是马上去找雷军。
为什么雷军自4月1日就本次事故表态后便不再更新?因为雷军社交账号不光要担起品牌营销KPI,更要符合人性常理。其他友商官微与高管账号几乎全都是在就营销说营销,就产品说产品,很少进行日常人设搭建工作(就算有人想学小米这套,那也远没那么深入人心)。所以友商碰到负面舆情要么闷不做声,要么发布公文,他们没有人格化包袱,遇事不慌隔段时间营销工作照办不误,而雷军这个账号显然不能这么直给。如果今天悲痛之至,明天继续营销,那还是正常人吗?你让运营团队这个节骨眼儿去继续聊事故更不现实,一是容易再次触发负面舆情,二是调查结果都没出来呢,有什么好讲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人设策划内容运营,雷军个人IP与小米品牌早就骨肉相连难解难分,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套打法的好处是可以在顺风局里打造雷军与小米的交替上升螺旋,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制造流量爆款连提热搜;坏处是在逆风局里也必然会面对缠绕下降螺旋,这时就连负面舆情聚焦点也会跟着一起人格化。
天下没有只占便宜不担风险的事情,品牌营销欲戴王冠,盛名之下必承其重。
雷军回应小米su7高速车祸致3死小米su7新星闪光计划魔金石科技[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