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妈说,席慕容的父亲和“蒙独”头子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简称“德王”)是两姨表

西门大妈啊 2025-04-05 19:46:22

之前大妈说,席慕容的父亲和“蒙独”头子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简称“德王”)是两姨表兄弟(看这里),可能给人一种感觉,既然德王是郡王爵位,那么席慕容父亲家应该也是牛逼哄哄才对?

其实吧你仔细想一下就知道,德王是老王爷60岁才生的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索达那木朝是德王的“第四夫人”,其实就是排名很靠后的小老婆,能生孩子的话此时大概率也年纪不大,按照常理不会超过40岁。索达那木朝是察哈尔正白旗人,而德王的驻地在锡林郭勒盟,所以索达那木朝很有可能是德王出于生育或者眼缘,从察哈尔部索要的一个年轻妾室,地位谈不上有多高。换位想下就知道,如果你是个贵族,你乐意把妙龄闺女嫁给比大三十岁的老头?

所以席慕容的祖母,大概率不是什么显赫出身。而她父系的发迹,源于她精明能干的大伯,也就是后来成为德王心腹的尼冠洲。

席慕容的祖父共生有四个儿子,老大是尼玛鄂特索尔,汉字冠洲,所以大家都叫他尼冠洲。老二名叫札木苏荣,当过牧群委协理。这个“牧群”是清末民初蒙古地方的一种行政区划,约等于现在的旗或者县,所以札木苏荣可以看成副县长。老三按照蒙古的习俗出家当了喇嘛,很早就病故了。老子汉名席振铎,就是席慕容的父亲。

这个家庭在尼冠洲幼年的时候,家境相对贫寒,所以尼冠洲很小就跟随父亲贩卖私盐赚钱。在做生意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很高的天分,不仅赚到了钱,还学会了汉文和满文,还学会了很多地理、政治、商业知识。当时蒙文和汉文的翻译是比较缺的,而尼冠洲在做生意过程中人脉很广,所以他很早就找到了一个张家口衙门翻译的动作,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张家口今天是滑雪胜地,北洋时期,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每次北京换政府,张家口这边就要换长官,所以是流水的长官,铁打的尼冠洲。尼冠洲为人精明能干,每个上司都很赏识他的能力,因此他结识了一大批高管巨贾,成了当时张家口地方的路路通。

这种人自然不可能一直当翻译,他先是当了国营明安牧场场长,这在当地属于支柱产业管理工作了。后来他等到了一个好机会,牛羊牧群总管高升去南京政府蒙藏委员会驻北平办事处副主任时,尼冠洲代理了他的牛羊牧群总管职务。

可能有人会好奇,翻译的工资很高吗?怎么尼冠洲交游如此广阔?都是别人请他吃饭,他不回请吗?这里面有个小缘故~~

尼冠洲在担任翻译的时候,接待了一位外蒙亲王,送这位亲王去北京担任参议员。亲王出于信任,就把图章留给了尼冠洲。为啥呢?因为那时候没有工资卡,领俸禄要盖章。亲王也不能每个月回来领一次薪水,就让尼冠洲代领了。

你感受下这个人缘有多牛逼~~

结果领了一段时间之后,外蒙革命了...这亲王也不知所终...

然后尼冠洲就拿着亲王的薪水(非常巨大的数字),在张家口和北京置办房产、田地、牲畜....就这么发家了。

如此牛逼的事情,我是咋知道的呢?

是他自己说的...准确的说,是他跟自己的司机索那木仁庆说的,然后司机写了下来~~

靠着票子、投资和人脉,还有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过人的亲和力,尼冠洲在1931年被选为国民党的所谓国民会议的代表,前往南京参加了“国民会议”,然后就迅速和所谓蒙古驻京代表办事处处长吴鹤龄一见如故,如同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尼冠洲每次向国民政府请求购买军火和马匹,都是吴鹤龄一路替他疏通,保驾护航,所以尼冠洲在南京办事十分顺利,这也使他得到了德王的器重。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他的帐,比如冯玉祥就在1933年把他抓起来,罪名是贪污。但是这时候他的好人缘就显出作用了,包括宋哲元在内的军政要员都出来保他,他最后平安无事。

同年,德王的“蒙古自治”计划开始,国民政府自然是不准许的,但当时的形势你懂的,只能干谈。这时候尼冠洲的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吴鹤龄疯狂奔走,还组织各盟、旗请愿代表团到南京,其中自然有尼冠洲。

然后老蒋就一定程度上让步了,公布了蒙古自治八项原则和自治条例,虽然同时指定了发表何应钦为指导长官,阎锡山为副指导长官,但是实际上大权都在德王手里。吴鹤龄被任命为参事长,尼冠洲也被任命为蒙政会委员。

这一步达成后,尼冠洲又进一步“切香肠”,向南京作申请成立察哈尔盟政府的活动,其实就是察哈尔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治”。南京政府总算硬气了一把,从自古以来开始bb,反正就是不允许。

所以说尼冠洲是蒙独核心人物,是一点都不为过的。非要说他的优点,大概就是坚决不同意独立,坚决不同意日本人对蒙古事务有多大的话语权。前者是因为他觉得时机还没成熟,蒙古没钱没枪搞啥独立,不如让南京政府再养几年,把人才培养起来再说。而后者倒是他唯一的闪光点,也是他不同于自己的表哥德王的地方。

只可惜,他的表哥身为郡王,统战价值高,日本人也不敢害,最后命好碰上了新中国,和溥仪一样特赦后寿终正寝了。而尼冠洲可没有这个价值,日本人一直记恨他,在他路过张家口的途中,安排特务以检查证件为名拦下了他的车,一枪打死了他,年仅42岁。

德王当然明白自己表弟怎么死的,但根本不敢问。后来和日本人会面的时候,有人小心翼翼地提出疑问,日本参谋直接承认就是日本人杀的,但是是误杀,是士兵认错人了。

说白了,就是我杀的,你能奈我何?

大概就是这时候,德王开始明白,日本人心狠手辣,绝对是靠不住的,也开始逐渐跟老蒋建立联系,有的情报该给也给。而老蒋也以大局为重,从优抚恤“为国捐躯”的尼冠洲的家人。其中就包括在北京汇文中学和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读过书的弟弟拉席敦多克,汉名席振铎,也就是席慕容的父亲。

大哥死后,席振铎接过了家族的班,先后出任中华民国审计部委员和国民参政会委员,而后在抗战中随着国民党政府迁到重庆。

听起来不错?那你可想少了。

在重庆期间,席振铎成立了一个组织叫做“安答会”。看过射雕的都知道,“安答”的意思是好兄弟,好朋友,而这个“安答会”的目的,正是聚拢内地蒙古人,旨在实施“蒙古族高度自治”。

真是完美继承了他大哥的遗愿啊~

后来国民政府眼看不行了,席振铎果断润香港 ,之后又跑去台湾。估计这下台湾没人忍他了,每两年就跑去德国,教授蒙古语文。作为辅仁大学的高材生,他精通蒙古、汉、英、德、日5种语言文字。

然而讽刺的是,他自己的亲生女儿席慕容,完全不会蒙文,好像也没打算学。

0 阅读:66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